典范城市全民共創,文明成果全民共享。在同安,全民齊參與的文明之風悄然形成。近日,上厝村逐步深化村鎮環境整治工作,圍繞“道路潔、房前凈、溝渠清、環境美”四大標準,積極探索村兩委當好“領航員”、本村村民當好“戰斗員”、社會企業當好“助力員”的“三員共治”的整治模式,由村兩委帶動外部企業和內部村民打開環境整治“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全面改善村莊人居環境。(8月24日《廈門日報》)
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重要內容,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組成部分。通過鄉村人居環境整治,進一步完善鄉村公共基礎設施,促進提高鄉村公共服務水平和治理水平,助力營造一個環境優美、充滿活力、安全有序、和諧相處的鄉村生活環境和良好人文氛圍,為鄉村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良好的鄉村人居環境,有利于進一步增強村民的主人翁意識,激發更多村民建設美麗家園的積極性,讓鄉村建設充滿人氣和活力,助推當地產業經濟持續發展,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實現城鄉共同繁榮,讓村民成為鄉村環境整治的支持者、參與者、建設者、帶動者和受益者。
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是一項系統性的長期工程,需要科學的規劃為引領和長效的制度體系推進。鄉村人居環境整治要充分發揮村民的主體作用,尊重村民的意愿,調動廣大村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堅持把鄉村人居環境治理與鄉村產業發展、鄉風文明建設、鄉村治理等結合起來,開拓創新鄉村人居環境治理的模式,探索適合當地實際鄉村環境與發展模式的鄉村建設,堅持科學合理規劃先行,因地制宜,注重長效推進,積極激發村民的主體動力,創造有利條件,拓展村民積極投身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的發展平臺,打造各具特色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有助于進一步培育和提升鄉村文明鄉風。整治鄉村人居環境,廣大村民是美麗鄉村建設的主體,在不斷改善村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品質的同時,要積極加強宣傳引導教育、普及科學文化知識,鼓勵村民講文明、樹新風,積極摒棄各種陋習和不文明的行為,引導廣大村民樹立綠色健康的生活理念,培育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強村民的健康素養和環保意識,營造和諧、文明的社會新風尚,培育形成向善向上的文明鄉風,提升鄉村文明。
城市文明和鄉村文明是統一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離不開城市文明和鄉村文明兩者統籌融合共同發展。協調融合城市和鄉村的發展建設,推進城鄉文明互補發展形成合力,促進整個社會共同進步發展,真正實現城市文明和鄉村文明同頻共振,促進提升城市形象,助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廈門文明網 吳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