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澤縣橋亭村全貌。元喆翰 攝
文明風8月25日訊 寨里鎮橋亭村地處光澤縣北部,面積23.8平方公里,人口2000余人,是省級商品糧重要基地村,也是革命老區重點村。近年來,橋亭村著力“四抓”,促進全國文明村創建,先后獲得“省婦女之家示范村”“省級鄉村記憶檔案示范村”和“第六屆全國文明村”等榮譽。
抓組織領導,凝聚創建工作合力
創建全國文明村,離不開良好工作機制和宣傳氛圍。橋亭村第一時間成立村級精神文明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全面協調創建工作。村支部書記、分管村兩委、各聯戶長三級聯動,逐項分解、落實任務,堅持做到三年總體規劃詳細,年末總結點評熱烈,從而健全了“統一領導、分工負責、整體推動”的良好工作機制。為營造濃厚的全國文明村創建氛圍,橋亭村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大講堂、固定黨群活動日和慶祝元宵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重要傳統節日寓教于樂,使創建活動家喻戶曉。
抓環境整治,促進村容村貌整潔優美
干凈整潔優美的環境是創建全國文明村的基礎。橋亭村堅持規建立長效機制,持續開展人居環境專項整治活動。落實“包片聯戶”網格治理,將全村劃分為20個責任片區,各片區聯戶長由熟悉本片區情況、村民認可度高的村民小組長、黨員、婦聯執委、村民代表、熱心群眾等組成,負責本片區人居環境整治的宣傳、督促和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建立紅黑榜制度,由聯戶長巡查各戶庭院環境優差,在紅黑榜上公示,提醒廣大村民向優學習,以差為戒。建設再生資源回收站及愛心公益超市,通過回收廢棄物兌換相應的愛心超市積分,引導群眾自主參與垃圾分類,同時對積極配合清運的農戶直接給予超市積分及紅榜公示,激勵農戶主動參與,促進村容村貌整潔優美。
光澤縣橋亭村鄉村記憶檔案展示廳 。張德超 攝
抓思想教育,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橋亭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未成年人愛國主義教育及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充分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定期在每個自然組開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微講堂活動,群眾參與積極;新建橋亭村“農民公園”,在公園醒目位置設有“朱子文化”系列宣傳牌,全方位展示正確價值觀;打造“鄉村記憶檔案示范村”,整理橋亭村1951年至2015年文字檔案,其中,文書資料共329卷、文化雜志約50冊。并設立了60平米歷史實物展示廳,征集100余件生產生活歷史實物,推動農村歷史和傳統文化的保護;積極組織“文明家庭”“十星級文明戶”“道德模范”“最美家庭”和“平安家庭示范戶”等評選活動,讓村民在道德講堂中議,在“主題公園”和“鄉村記憶檔案館”中學,在評選活動中做表率。
抓移風易俗,深化涵養文明新風
橋亭村將移風易俗作為推動黨風廉政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制定《橋亭村“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活動實施方案》,充分發揮“一約四會”作用,“一約”即把移風易俗重要內容列入村規民約,“四會”即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禁毒會、紅白理事會。實施“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倡導計劃:鼓勵廣大青年群體引領婚慶新風,舉行集體婚禮、愛心婚禮等新式婚禮;不辦或簡辦滿月周歲、升學入伍、喬遷新居、開業店慶等喜慶事宜,倡導以一束鮮花、一句問候、一條信息等方式表達賀意;引導喪戶簡化治喪儀式,提倡通過家庭追思會、鮮花祭奠、網絡祭奠等文明、低碳祭奠形式緬懷逝去的親人。同時,建立移風易俗重大事宜公示制度,設立宣傳公示欄,讓移風易俗執行情況置于廣大群眾和社會的監督之下,深化涵養文明新風,自覺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蝕,進一步促進全國文明村創建。(光澤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