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響,秧歌起!近日,在臨沂市蘭山區半程鎮前南莊村一場“零彩禮”簡約婚禮吸引了街坊四鄰的圍觀。“沒有豪華車隊,沒有燃放鞭炮,不要一分彩禮錢,但還倍有面兒。”后南莊村村民范美玲為兩位新人豎起大拇指。(8月22日 中國文明網)
臨沂市蘭山區簡辦喜事、喪事的新風尚形成主要得益于區里有關部門及時出臺政策引導,各村、各社區將抵制高價彩禮、反對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同時成立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等鄉村自治組織,有力推動喜事新辦、喪事簡辦成為社會共識。這就是說,移風易俗既需要引導,也離不開監督約束。
移風易俗離不開有關部門的積極推動。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互相攀比,不僅敗壞了社會風氣,還大大加重了群眾的精神和經濟負擔,直接影響到鄉風文明和鄉村振興目標的實現。當群眾對陳規陋習怨聲載道、迫切想改變,但又無能力改變時,政府有關部門要積極承擔起治理陳規陋習的責任。這也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的具體體現。近年來,針對“天價彩禮”問題,已有不少地方出臺了彩禮指導價,取得了積極治理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在出臺相關政策時,應廣泛聽取民聲、征求群眾意見建議,并結合當地風俗實際,這樣出臺的政策才更有群眾基礎,群眾才會擁護、執行。
移風易俗離不開黨員干部的示范引領。黨員干部是群眾中間的先進分子。在群眾心中,他們是黨的政策的堅定擁護者、執行者。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干部。特別是那些對移風易俗有抵觸情緒的群眾來說,他們更是瞅著黨員干部的行動。因此,作為黨員干部要帶頭摒棄陋習舊俗、踐行新風禮儀,要從自己做起、從動員身邊的朋友、同事、親屬做起,帶頭踐行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等,切實發揮好引導示范作用,從而讓廣大群眾照樣學樣,促進鄉風文明建設。
移風易俗離不開社會各界的監督約束。不必諱言,大操大辦婚喪嫁娶,群眾之間互相隨禮,并不是所有人都反對,對于那些好面子、講排場的人來說,特別有錢人就喜歡大操大辦;對于那些以前給隨禮多的群眾來說,也不希望別人給自己隨禮少了。在這類思想作祟下,想僅靠政策指導、黨員干部引導,他們就能自覺遵守移風易俗規定,至少在一段時間內難度很大。這就需要在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的同時,要加強約束和監督,要將抵制高價彩禮、反對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同時要成立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等鄉村自治組織,加強監督、約束。只有這樣,移風易俗的各項規定才能更好地落地。
移風易俗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各地在推進移風易俗過程中,要切實做到引導與約束并行,常抓不懈、久久為功,讓鄉風更文明、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強。(臺江區委文明辦 詹慶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