薔薇花掩映下外婆靦腆的笑顏,油菜花田里一老一少手牽著手的背影,院子里外婆坐在小板凳上安靜地包粽子……一張張溫馨又治愈的照片出自蘇州90后女孩沈夢晨之手。從今年4月開始,她陸續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傳外婆與花海的合影,網友紛紛留言:“外婆笑得好幸福,被暖到了,想哭!”“看到了這些照片就想到了我外婆,如果她還在的話,我也會給她拍照。”(8月20日《揚子晚報》)
愛美的外婆年輕時沒留下照片,外孫女想記錄下外婆的每個樣子:慈祥的,可愛的,勞作的,平凡的,以及生命中每個不可復制的時刻……最有感染力的,永遠是真情與大美。在沈夢晨看來,“外婆版時尚大片”之所以引起眾多網友的關注,不僅在于自己真實記錄了八旬外婆生活點滴的美好瞬間,更在于這是一份至情至深的陪伴,“我現在的記錄也是為了將來不留遺憾。”“希望大家能多陪伴老人,多幫親人留下一些回憶,別留下遺憾。”
看過這組“外婆版時尚大片”之后,相信會觸動很多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對親人的思念與牽掛,對老人的愧疚與遺憾。《孔子家語》中有一段軼事,說的是孔子一次出行,看見一個叫皋魚的人哭得十分悲傷。孔子奇怪地問他,你家里并沒有喪事,為什么哭得如此傷心?皋魚回答說,我年少的時候為了求學,周游列國,沒有好好照顧親人,現在想要贍養老人的時候,他們卻已經不在人世了。這段故事,就是“子欲養而親不待”的來歷。
據說,孔子的門人中,因為受這件事的觸動而回家奉養老人的有13個人。當然,今天的見賢思齊,肯定不會機械地要求人們“父母在,不遠游”,而只是要我們合乎人情地盡到贍養老人的責任和義務。但不得不承認,許多人在追求事業過程中,往往因各種各樣的“忙”,忽視了對老人的關愛。在一些人的潛意識中,父母長輩并不缺什么,殊不知他們普遍缺少的是精神上的慰藉。父母長輩的期待其實很微薄,一年當中能抽出三兩日回家看看。
生命經不起太長的等待,盡孝同樣經不起徘徊。比爾?蓋茨曾經接受媒體采訪,在回答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時,許多人本以為滿腦子“生意經”的他,會回答莫錯過商機之類的話,可他卻語出驚人:“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于孝敬父母!”錢是掙不完的,孝心卻有期,千萬不要給自己的人生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誠然,我們有時工作確實很忙,需要做的事確實很多,但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
如今,國家對于養老產業有了頂層設計,老年人權益保障也將“常回家看看”寫進了法律,但在物質層面“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得到保障的情況下,在精神層面“老有所樂、老有所安”還應得到親人和社會的呵護。在“外婆版時尚大片”面前,我們只需捫心自問:常回家看看老人,到底有多難?“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表達了人們對這種人間大美的向往。即使不能做到常回家看看,“云陪伴”等方式也是不錯的選擇。(臺江區委文明辦 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