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保護地球家園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在過去幾十年間,全球碳排放嚴重超標,氣溫升高、冰川融化、氣候異常,大自然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作為負責任的大國,2020年9月中國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
減少碳排放不只是一句口號,更需要我們每個人躬身踐行。特別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要及早樹立低碳理念,自覺參與低碳行動,讓低碳生活成為新時代的新時尚。
低碳生活需要媒體宣傳倡導。各地要通過電視、報紙、廣播、網站、新媒體、宣傳欄、文化墻等媒介廣泛刊播低碳生活公益廣告;通過舉辦各類低碳生活主題公益活動傳播低碳理念,營造低碳生活的良好社會氛圍。教育部門要注重從“娃娃抓起”,開設低碳生活課堂,編撰低碳生活叢書,傳播低碳理念,引導孩子用“小手牽大手”帶動更多家庭選擇低碳生活。青年人要爭做低碳生活的倡導者和引領者,以節儉、節約為榮,以浪費、豪奢為恥,告別“高碳消費”,讓低碳生活成為新時尚。
低碳生活需要政府創造條件。一些地方探索出臺“低碳生活積分制”,引導市民參與低碳生活,積累低碳積分,憑借“碳積分”兌換相應的獎品。誠然,引領低碳生活的確需要“軟”“硬”兼施。一方面要通過探索“低碳積分”、創建“綠色家庭”等形式帶動引領,讓選擇低碳生活的市民“名”“利”雙收,起到“獎賞一個,示范一片”的效果。另一方面要通過大力發展“綠色公交”,優化公交線路,盡可能為市民綠色出行提供便利;要大力推進“無廢城市”建設,推動垃圾分類處理,用科技創新減少碳排放;要通過增綠補綠,提高城市園林綠化水平,提升城市環境品質和內涵,美化市民生活環境。
低碳生活需要市民養成習慣。對于我們普通人而言,選擇低碳生活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積極踐行低碳生活應該從“吃穿住行”中的點點滴滴做起,尤其要注意做到“四個節”:節電、節水、節油、節氣。作為一種生活習慣,低碳生活可謂是知易行難,貴在堅持。比如,城市里的低層住戶可以堅持爬樓梯而不坐電梯;日常出行盡可能選擇步行或公交;能手洗的衣物盡可能不使用洗衣機;夏天使用空調盡量把溫度調到26度以上??偠灾钪袆e讓自己“太舒服”,多動動我們的手和腳,少麻煩身邊形形色色的“機器”。
顯然,讓低碳生活成為文明新風尚,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市民生態文明意識,增強環保責任,真正把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轉化為綠色低碳生活的行動自覺。(南平市委文明辦 吳利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