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近鄰黨建引領,共筑美好文明小區”“黨群同創幸福家園,共治共建解難題”……近日,記者在蕉城區蕉南街道東湖社區長興城B區看到,各式鮮明的城市基層治理標語懸掛在小區中,“黨組織引領,群眾積極參與共建”的氛圍濃厚。
“我們結合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在社區黨組織牽頭引領下,成立了長興城B區小區黨支部,推選出黨員樓棟長,讓小區自治有了主心骨。”長興城B區黨支部書記繆小強十分自豪地說起長興城B區自治的秘訣。
據了解,過去長興城B區存在“臟亂差”、群眾意見難統一等問題,導致改造工作推進緩慢。為此,社區整合區域網格資源,成立小區黨支部,把網格黨員、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黨員樓棟長等多方紅色力量納入黨支部。通過發動網格內黨員志愿者、社區網格員、樓棟長逐戶進行溝通,收集居民意見、問題,再交由社區歸納整合,經過與上級部門多次溝通協調,很快小區道路白改黑、樓墻面粉刷等項目相繼完成,小區相關改造得以順利實施,小區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繆小強說:“今后我們小區黨支部將繼續發揮‘頭雁’作用,黨員沖鋒在前,紅色足跡逐步延伸到基層網格治理的每個角落,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快速響應群眾需求。”
記者走遍東湖社區,發現在紅色足跡搭起的網格里不乏各種志愿服務的痕跡。“我們大家自愿成為社區的情報員、聯絡員、先鋒隊,做社區與群眾之間最‘貼心’的橋梁。”東湖社區志愿者林霖說。東湖社區內像林霖這樣的志愿者還有很多,他們自主成立志愿服務隊,以黨員志愿者為主、小區熱心居民、網格員等力量為輔,積極在各網格內開展如“我們的節日”“敲門行動”等系列近鄰志愿服務活動,主動拉近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在服務居民、及時了解訴求的同時,也打破鄰里關系淡漠化問題,讓近鄰黨建更加深入網格、深入萬家。
據介紹,為更好服務群眾,整合網格力量,東湖社區綜合考慮轄區內網格劃分及老舊小區分布狀況,設立長興城B區、長興城C區以及東湖新村等3個“好厝邊”物業管理站,進一步將近鄰黨建工作抓手向小區網格延伸。“按照市委組織部工作部署,東湖社區在蕉城區委組織部的指導下,積極破解轄區內無物業小區管理困局,探索開展社區黨支部領辦‘好厝邊’物業服務中心工作,搭建群眾溝通平臺,引導小區自治,讓黨建引領網格服務,‘高質量、快速度’提升小區治理效能。”東湖社區書記王祖文說。(閩東日報記者 陳容 通訊員 余汕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