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番繡花功 “繡”出好市容
——寧德全面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綜述之二
新建的口袋公園和街頭籃球場、整治后的北港、花化彩化后的光華路相得益彰,構成一幅宜居生態畫卷
8月17日,記者在寧德市區南湖濱路和福寧路交叉口看到,園林工人正在對導流島綠地中部分因日灼枯萎的草本花卉、地被進行更換、補植,扮靚城市園林景觀。
城市管理點多線長面廣,又直接關系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連日來,市城市管理局等相關部門下一番繡花功夫,不斷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繡”出宜居好環境。
城市宜居度,生態環境是首位。夏末初秋的傍晚,漫步在去年新建的北港濱河公園濱水步道,徐徐清風撲面而來,滿眼的綠植鮮花,讓人心曠神怡。“通過黑臭水體整治,水質得到很大提升,而且還改造成公園,多了休閑好去處,非常好。”家住盈豐佳園的李健高興地說。
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實現市民開門見綠,推窗見景,今年以來,我們進一步強化城區花化彩化,先后完成閩東路、福寧路等城區主要道路口,南北岸公園、人民等重要節點,種植時令花卉26萬株。同時,福寧路、金馬路、天山路、學院路等道路彩葉植物14.7萬株,城市越來越像一個大花園。”
記者了解到,市園林部門還開展綠化帶垃圾專項清理活動,對時代廣場綠地進行疏枝修剪,對寧德中心城區樹池樹篦子設置情況進行摸底。積極做好夏季綠地內苗木澆水,出動灑水車約160臺班,公園出動1260人次,澆水面積約418000平方米。采購化肥15噸,改善土壤肥力。此外,還對接東僑文明辦,對人民廣場、時代廣場、北岸公園等處公益廣告及景觀小品進行維護更新。
精細管理城市,大到一座橋、一個公園、一片水域,小到一盞路燈、一個井蓋、一塊地磚,都關系到民生方方面面。“宜居城市眼要望山見水,行要安全舒適。隨著寧德中心城區機動車保有量逐年攀升,現有機動車停車位嚴重不足,許多機動車停放在人行道上,加速了人行道的破損。今年以來,我們多次召開會議,推進寧德中心城區市政道路管養工作。針對重點考核的‘六大周邊’點位,多次部署市政道路破損督查行動,成立專班,組織工作人員分區分片開展寧德中心城區路面巡查,對巡查中發現的市政路面破損等問題及時上報處置。”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寧德中心城區市政道路維養單位目前已安排八個班組(合計64人)兩個應急班組(合計15人)分別于早(6∶30-11∶00)、中(15∶00-19∶00)、晚(19∶30-22∶30)三個時段進行六大周邊破損點修補工作。
“美”在增加,“丑”在減少,增減之間進一步提升了市民的宜居空間。“今年以來,我們加大對牛皮癬、違規廣告牌的整治。”市城管局市容科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寧德市在寧德中心城區采取“外包運作市場化、實時監控網格化、督導考核常態化、宣傳引導規范化”等“四化”措施對47平方公里內,所有公共區域的道路路面及兩側可及可視范圍內的建筑物、構筑物及其他公共設施表面5米以下的亂張貼、亂涂寫、亂刻畫進行全覆蓋清理整治。并重點排查各社區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小區樓道,確保清除“牛皮癬”工作不留死角。
建立“隨機抽查+專項普查+信息采集+公眾監督”聯動督導考核機制,進行多方監管。依托數字城管指揮中心對牛皮癬清理整治進行實時監控,實現信息采集、現場清理、督導復核的閉環監管體系。今年以來,共清理540839處“牛皮癬”廣告。
針對戶外廣告管理方面,寧德市今年制定了《寧德市城市管理局關于規范市本級城區戶外廣告設施設置行政許可備案的若干規定》《寧德市城市管理局關于明確寧德市主城區戶外廣告和招牌設施設置監督管理職責的通知》,規范戶外廣告許可、備案,統一了申報材料、證書文本,明確監管職責,細化監管要求。
同時,把戶外廣告和招牌設施設置納入寧德市數字城管平臺網格巡查,發現問題及時上傳平臺,轉責任單位處置,及時發現制止新增違規設置戶外廣告和招牌設施。印發了《寧德市主城區戶外廣告和招牌設施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督促指導蕉城區和東僑開發區對主城區存在安全隱患、違規設置的戶外廣告和招牌設施進行摸底排查、建立任務清單,分類分批清理整治。(閩東日報記者 張文奎 通訊員 黃玲玲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