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凈整潔的街道。南通鎮上洲村供圖
文明風8月17日訊 從福州市區出發,驅車不到1個小時,即可抵達閩侯縣南通鎮上洲村。走在上洲村干凈整潔的石板路上,綠樹如茵的村道、充滿鄉土氣息的彩繪墻畫、清澈的小溪讓人眼前一亮。
上洲村是省級文明村,也是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一年來,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的“加持”下,上洲村“兌”出了鄉村振興的新動力。
在房前屋后積攢瓶瓶罐罐等是村民潘麗榕的老習慣,不過近來這個習慣有了改變?!艾F在村里流行攢‘積分’,上了‘紅榜’就有10分,可以換到30塊錢的東西呢,比攢舊貨劃算多了。”在潘麗榕的小院里,瓶瓶罐罐、廢紙箱等雜亂堆放的一幕不復存在,院里整潔清爽,綠色植物更讓農家充滿生機。
建章立制,讓積分制更有公信力。上洲村支部書記林世文介紹,村里由村兩委、黨員代表、村民代表等組成考評小組,按照“六清一改一管”要求,每月底入戶開展考評。分數最高的12個家庭進行紅榜公示,所得積分可兌換相應積分券,用積分券到“積分兌換超市”即能購買商品。
上洲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實施方案。南通鎮上洲村供圖
“現在村里的事變成家里的事,村民的榮譽感更強了?!蹦贤ㄦ傌撠熮r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干部賴雨霖說,為了激發村民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上洲村劃分為6個片區,由村干部分管,每個月每個片區評2戶上紅榜。每次考評結果一出,片區之間有競爭,每家每戶也會比較,下個月都鉚足勁要拿積分、上紅榜。
“我們村是省級文明村,大家的環保意識本來就比較強,有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后,積分獎勵進一步激發了村民的積極性,村民們看到愈加干凈整潔的家鄉,每個人更加自動自覺地愛護環境。積分制和文明鄉村建設自然而然地成為一個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林世文說,隨著時間的推移,村民們保護環境的意識深入腦海,漸漸成了習慣,即便沒有物質獎勵,保護村容整潔的文明行為也不會停歇。
毗鄰大樟溪的上洲村,土壤肥沃、水質優良,為“元紅”荔枝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行走在上洲村,家家戶戶“荔枝滿園關不住”,火紅的荔枝掛在樹上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
在閩侯縣公安局駐南通鎮上洲村第一書記陳點成看來,上洲村的這份美麗離不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鄉村要振興,做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第一步,在積分制的“積”發下,村里的環境愈加整潔,村民的精氣神也上去了。(閩侯縣委文明辦 福州日報 譚湘竹 實習記者燕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