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8月17日訊 農貿市場是一座城市最具“煙火氣息”的地方,它不僅關系著千家萬戶的“菜籃子”,更是一面展現城市文明形象的“鏡子”。
按照市創城指揮部總體部署,今年以來,由市創城指揮部市場誠信組牽頭組織,市市場監管局、商務局、城市管理局、城鎮工業聯合社、消防救援支隊等相關部門,堅持規范管理與便民利民相結合,全力開展農貿市場提升行動提升市場“顏值”,營造出干凈、整潔、有序、文明的農貿市場環境。
如今在泉州,隨著硬件設施的改造升級和商戶文明經營、誠信經營理念的加強,市民的“菜籃子”也拎得更加舒心。
升級“硬件”改善市場環境
干凈、衛生的市場,為市民營造了舒心的采購環境。
新鮮的蔬菜整齊地擺放在攤位上,活魚鮮蝦等水產品在玻璃水柜里活蹦亂跳,蔬菜區、活禽區、水產區劃分合理……走進煥然一新的市區北菜市場,干凈整潔的市場環境,讓人眼前一亮。
近年來,我市全面梳理摸清創建區市場經營現狀,從基礎設施、經營設施、管理服務、日常管理規范等幾個方面指導市場分類分級創建,持續推進市場全面升級改造。為常態化保持市場整體衛生整潔,市商務局每月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形式對中心市區市場開展常態化巡查,要求市場服務中心和市場開辦者每日對市場環境衛生情況進行檢查,結合疫情防控要求,強化清掃保潔制度的落實,加強對公廁、水池、水溝等基礎設施清潔消毒。
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市考評中心每月定期對中心市區26個農貿市場進行不間斷全覆蓋檢查,檢查發現問題1500多處,定期通報檢查情況,督促各區落實問題整改,為群眾營造了安全、健康、文明、放心的市場環境。
優化“軟件”提升服務質量
童叟無欺、誠信交易,是一個市場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
今年以來,泉州市相關部門重點針對農貿市場內經營戶證照情況、熟食經營“三防”設施落實情況、經營者健康證、豬肉“兩證兩章”公示和食品安全情況進行檢查,指導經營者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做到即知即改;督促市場開辦者健全市場投訴處理機制,設置公平秤、引導經營戶文明經營,進一步規范市場經營秩序,營造服務優、秩序好的市場環境。
同時,市商務局也充分發揮市場主管部門職責,督促市場服務中心和市場開辦者建好用好市場公益廣告陣地,引導市場在進出口及顯著位置張貼展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誠信經營、禁煙等公益廣告,及時更換過時、表述不規范、破損或褪色的公益廣告;加大巡查檢查力度,加強文明行為勸導,向市場不文明行為說“不”,提高經營者文明觀念,營造良好創城宣傳氛圍。(泉州晚報記者莊丹丹 通訊員陳光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