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值高溫酷暑,摩托車、電動車裝上遮陽傘,看似提高了“防曬指數”,然而,這種遮陽傘卻頻頻成了傷人利器,其中不少還釀成了嚴重后果,令人唏噓。
電摩加傘存在諸多安全隱患,不僅會阻擋駕駛員視線,增加視野盲區,同時,加裝遮陽傘的電動車車體面積會增大,傘邊緣也與行人眼睛幾乎同高,一不小心就會劃傷行人,或與其他同向車輛、行道樹發生刮擦碰撞。此外,電動車一旦加裝遮陽傘,重心容易發生變化,在行駛過程中增大阻力,尤其遇到路面濕滑、拐彎或者疾風暴雨等情況,往往因不能控制車身平衡而翻車。最危險的是,發生交通事故時,遮陽傘很有可能刺傷騎手或乘客的眼睛、頸部、心臟等部位,危及生命安全。
當前,電動車的體量十分巨大,城市交通運轉在相當程度上要依賴電動車,尤其是大城市,電動車對通勤的輔助作用巨大。電動車與城市安全、文明交通的矛盾已經較為突出。但無論如何,公共安全不可被懸于風險之中。
文明交通不僅關乎生命安全,也關乎城市形象,能夠折射出市民素質和城市風貌。文明交通需要每位交通參與者積極參與,更離不開交通、公安、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的辛勤付出。
一方面,要從源頭上對生產這類遮陽傘的廠家,以及明目張膽銷售的店鋪加大管理查處力度。在日常交通秩序管理中,對非法加裝遮陽傘現象要保持常態化整治,定期對電摩非法加裝的遮陽傘進行強制拆除并予以收繳銷毀,還可以比照查處非機動車闖紅燈的做法,將違規加裝遮陽傘的電摩車主個人信息,抄送其工作單位,倒逼市民不裝遮陽傘。另一方面,要在全社會廣泛開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動,讓廣大車主真正從思想深處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車主也要加強自律,主動學習并嚴格遵守交通法規,自覺抵制加裝遮陽傘、規范佩戴頭盔等,文明出行、平安回家。
文明始于心,交通踐于行。對于文明交通,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持續擴大全民參與度,為營造更規范完善的交通,更安全有序的出行環境,更文明和諧的城市風貌而不斷努力。(長樂區委文明辦 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