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文明創建循著百姓的利益趕考,采取有效舉措,辦好一件件“暖心”事,激發出了干部群眾上下齊心參與文明創建的磅礴力量,用事實證明了“文明創建‘暖心’,才能迎來上下齊心”這一道理。
民有所求,我有所為,成為三明市文明創建工作的“導航”。文明創建的目的,是建設好軟硬件環境,提升人民幸福感。因此,文明創建不僅要讓一座城市有顏值而且要有溫度。三明市文明創建過程中,正是因為對照文明創建測評標準,以百姓需求為“導航”,下足繡花功夫,從細處、小處入手,多舉措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并先后實施老舊小區改造、農貿市場治理、“廁所革命”、拆墻透綠、空地增綠、密植補綠等“暖心”惠民工程,不僅全面提升城市服務功能和城市形象品質,而且讓老百姓體會到文明創建工作更具“人間煙火的溫度”,收獲了滿滿的幸福感。
為民惠民,共建共享,成為三明市文明創建工作的常態。打造品質城市,為民辦好實事,并非一日之功,貴在堅持,功在平時,重在常態。為此,三明市堅持為民惠民,共建共享,把“三提三效”要求貫穿于文明創建工作中,加強頂層設計,“一把手”主抓帶頭創,“一竿子”到底聯動聯創,不斷健全工作機制,推進文明創建常態化、法治化進程。一系列有效舉措的實施,激發出了“人人都是創城的主力軍,人人都是文明志愿者”的“眾志成城”創建熱情,“小紅帽”“紅馬甲”“紅袖章”……志愿者們活躍在大街小巷,每個人都在各自的“小微”陣地上貢獻力量。也正因此,才讓“滿意在三明”的金字品牌越擦越亮。
不創新創建,激發動力,推進三明市文明建工作更富活力。創新才能更好促進發展,創新才能不斷激發動力、活力。近年來,三明市以深化市民文明積分制改革為突破口,進一步鞏固提升市民文明積分制成果,整合政務資源和市場資源,用“小積分”攢出“大文明”,以“小善舉”推動“大實惠”,引導市民積極主動參與公益活動:依托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把弘揚“好人精神”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結合融合,以“身邊好人”的善行義舉影響帶動身邊人……正是這一系列方式方法的創新,進一步激發出了干部群眾上下齊心參與文明創建的新動力,也讓三明市的文明創建更具朝氣、更富活力。(沙縣區委文明辦 沙縣區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