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合影。 陳震供圖
文明風8月8日訊 8月7日上午,由莆田市委文明辦、市婦聯主辦,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承辦的“知莆行——鄉情潤心”暨“益伴行——志愿育心”教育實踐活動走進玉湖陳氏祖祠,共有20組家庭參加。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紙的發明結束了古代簡牘繁復的歷史,大大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與發展,是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活動中,方老師講述了書寫材質的演變和歷代工匠們對紙的改良,通過生動形象的講解,讓小朋友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在隨后的體驗環節中,小朋友在老師的指導下,將造紙框放入紙漿水中進行抄紙,左右輕輕搖晃造紙框,使紙漿均勻著落,用海綿吸干水分后,根據自己的創意擺上花草進行裝飾,待畫框內的紙漿晾干,一張張別具風格的專屬花草紙就此誕生了。大家紛紛表示,這次活動不僅體驗傳統造紙的制作流程,還感受中國古代發明的魅力,非常有趣又有意義。
玉湖陳氏祖祠位于荔城區闊口社區,祠中現存“陳丞相里第”“狀元里”石刻和“地瘦栽松柏 家貧子讀書”“文章魁天下節義愧當時”“一門二丞相 九代八太師”等楹聯舊刻。大家在老師介紹下,深入了解南宋“一門二丞相”陳俊卿、陳文龍等陳氏子孫的愛國英雄事跡,近距離感受了解莆田“忠義孝慈詩禮經書”“地瘦栽松柏 家貧子讀書”的優良傳統。
隨后,在水火箭制作環節,孩子們在老師和家長的指導下用飲料瓶、水、打氣筒等自制“火箭”,利用物理原理將“火箭”發射升空。孩子們通過動手制作,增強了資源節約和環保意識,同時也感受到科技魅力,激發探夢航天、探索未來的夢想。
據悉,市委文明辦常年以“德善美·家成長”為主題策劃常態化教育實踐活動,此次活動旨在讓孩子們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領略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培養青少年匠藝興趣、匠人態度、匠人精神,成為與時俱進的文化傳承人。(莆田市委文明辦、莆田晚報 陳恒山 陳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