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記者在東僑和暢路看到,城建維護工人頂著烈日,對破損道路進行修補。當日,東僑共有6個班組、48人,分別對和暢路、華庭路、陳普路、天山路、薛令之路等破損路面進行修補,預計修補路面180多平方米。
城市建設節奏快,各種施工工程量大,車流人流與日俱增,對道路使用率日益加大,加上前一陣連日暴雨,導致市區很多路面存在破損情況,影響市民出行,也存在安全隱患。借著連日晴好天氣,市城市管理部門組織力量,對道路破損進行修補,以優化市民出行環境。
“年初,我們就啟動了寧德中心城區市政道路‘即損即補工作’。寧德中心城區已納入市政道路維護主、次干道及支路138條,8米以上背街小巷85條,管養總面積約550.66萬平方米。其中,人行道面積99.21萬平方米,占道路面積的18%。因為前段天氣原因,影響工程進度,目前,我們正全力做好相關工作。”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鋪磚地面有些下面空了,存在踩蹺蹺板的情況,下雨天有積水,不小心踩下去會濺一身污水。修補后道路平整,非常好走。”在冠宏星花苑的人行道上,市民陳清澤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寧德中心城區已修復瀝青路面約23663.26m2(186個點位);水泥路面約153.88m2(16個點位);人行火燒板(含透水磚619.93)約10797.53m2(1208個點位)。同時,梳理完成寧德中心城區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235個市政道路路段。其中,蕉城區158個路段納入養護,東僑區77個路段納入養護,總面積550.66萬平方米。
“因我市近期持續高溫,給寧德中心城區市政維護工作帶來巨大影響。施工人員無法長時間持續作業,本地大量農民工因高溫不愿出工,給施工帶來極大壓力。”市城管局工作人員介紹。該局將督促施工單位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采取“避中間、抓兩頭”等措施,錯開高溫節點,加大夜間施工力量,最大限度降低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并針對高溫天氣啟動應急處置預案。(閩東日報記者 張文奎 通訊員 羅澍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