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1日訊(本網記者 潘月容)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工作是城市管理的重點之一,也是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和居民生活質量提高最直觀、最直接的標志之一。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寧德市城市管理局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通過清除“牛皮癬”,整治“馬路市場”等方式,提升城市“顏值”,努力打造干凈、舒適的城市環境。
清除“牛皮癬” 提升城市“顏值”
“開鎖、搬家、疏通管道、辦證、招租、投資理財......”這些小廣告就像生長于城市肌膚上的“牛皮癬”,極其影響城市的文明形象。為助力寧德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提升城市市容市貌,寧德市城市管理局以打造“無癬城市”為高標準創建目標,通過購買市場化服務方式,進一步強化中心城區“牛皮癬”清理整治,營造干凈美觀的城市環境。
身穿“綠馬甲”的“治癬”專業隊工作中。圖源寧德城市管理
身穿“綠馬甲”的“治癬”專業隊采取管理網絡機制,將“牛皮癬”管控區域劃分為18個網格,每個網格4人,共70人左右,每日早上七點開始對主次干道進行全面巡查清理。同時,嚴格按照專業清除標準進行清理,采用機械和人工相結合的方式,使用污漬清潔劑等環保藥水實施清理,按照“色差一致、形狀統一、干凈整潔、協調美觀”的要求,不留痕跡,不留垃圾,杜絕“二次污染”,確保清除保潔率達到100%。
截至7月中旬,中心城區共清理了紙張類型39.4584萬處,亂涂寫類型6.0817萬處,清洗覆蓋類墻體廣告3.2369萬處,合計清理各類“牛皮癬”48.777萬處。
整治“馬路市場” 確保還路于民
“馬路市場”長期違規占道經營,不僅影響市容,還會造成人員聚集,存在接觸傳染的疫情隱患。同時,無序經營的流動攤販,擾亂經營市場,嚴重影響菜場、商戶的正常有序經營。
金馬小區“馬路市場”整治前后對比。圖源寧德城市管理
據了解,金馬社區在2022年年初,將金馬小區西門東側道路上面積近500平方米的區域作為臨時“市場”開始運行,集中經營蔬菜、肉類、水產、水果等農副產品。在運行的半年里,臨時“馬路市場”地攤泛濫,占道經營、噪音擾民、交通擁堵、污水橫流現象嚴重;東側水溝因攤販長期倒入各種污水垃圾,在高溫炙烤下臭氣熏天,成為“臟亂差”重災區。為此,寧德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東僑大隊決定對金馬小區西門東側臨時“馬路市場”進行整治,拆除馬路上的帳篷,清理占道的貨架、雜物等。
7月21日,東僑大隊出動50余名執法人員對“馬路市場”進行全面清理整治。共計清除垃圾5噸,帳篷25頂,泡沫箱子、籃子共400余個、木板200余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