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泉州市創城辦組織媒體記者前往泉港區榮華一品小區、峰尾鎮聯巖村和誠鋒村進行督查走訪,發現不少點位存在環境衛生臟亂差——垃圾堆積未及時清運、建筑垃圾占道、小區內飛線充電、停車秩序混亂等現象。(7月29日泉州文明網)
泉州市經過多年城市建設和文明城市創建,城市容貌整體變美了。尤其是近年來的專項攻堅行動,常態化管理讓城市品質得到很大提升。但是泉州市創城辦督查走訪部分小區、鄉村發現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諸如在部分街道社區背街小巷還存在占道經營、交通擁堵、垃圾亂棄、車輛亂停、衛生臟亂等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整改到位,就會成為城市臉面難看的傷疤。
文明程度是體現一個國家和地區社會發展水平和社會風尚標志。有一句話說得好:看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城市臉面的“亮度”,更要看背街小巷的“光鮮度”。而整潔有序的良好文明環境,不僅是需要鞏固提升文明創建的成果,更是廣大市民對美麗家園、舒適宜居生活環境的期盼。城市風貌是城市的“面子”,背街小巷則是城市的“里子”。如果“臉面”雖然光鮮,“里子”卻有些難看,那么城市文明創建是不到位的“半拉子工程”。
城市文明創建不留“死角”彰顯文明創建的決心。其實,大部分的居民生活在背街小巷,背街小巷臟亂差,既影響居住質量,也有損文明城市的建設。泉州市創城辦在督查中一針見血指出部分小區、鄉村背街小巷存在的問題:生活垃圾未日清日運、建筑垃圾堆積、公共區域隨意晾曬、“飛車充電”、車輛停放無序等是一些點位的普遍共性問題……不怕痛不護短,督促整改到位,無不體現文明創建真抓實干的務實精神,彰顯痛下決心消除城市文明創建中“死角”的決心和信心。
文明創建不留“死角”不留盲區,應建立常態化長效機制。應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嚴格按照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要求,突出工作重點,強化責任落實,全力以赴補短板、強弱項,持續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水平。各級各部門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層層壓緊責任,確保文明城市創建不留盲區、不留死角,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強化責任落實,做好統籌協調,合理分工,明確責任,以問題為導向全面發力,系統推進。針對存在的問題,立即整改,不留死角,持續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進一步梳理細化,抓好任務分解落實,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全方位提升城市形象。
文明創建無“死角”,城市文明才完美。城市文明創建是一項系統工程,邊到邊,拐到拐都應該不放過,這就需要城市管理前期靠規劃,后期要靠管理,注重關鍵細節的方方面面,要始終文明創建為人民的理念,善于經常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滿足群眾的實際需求。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發現問題、快速處置、溝通反饋、獎懲等工作機制,集中力量圍繞城市管理、背街巷道、農貿市場、公共設施、交通秩序等重點區域、重點問題,加大巡查整治力度,以點帶面、全面提升,以高標準、嚴要求常態長效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泉州文明網 叢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