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7月29日訊 南靖縣高度重視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著眼群眾期盼,匯聚群眾力量,把文明實踐作為推動移風易俗、促進鄉村振興、發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一項基礎性工作,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平臺,全方位、多舉措、常態化組織開展文明實踐活動,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整合資源,不斷提升文明實踐水平
南靖縣整合現有基層公共服務陣地資源,搭建理論宣講、社會宣傳、教育服務等七大平臺,每個平臺均有自己的志愿服務隊伍資源、陣地建設和實踐內容。2021年底,南靖新時代文明實踐場所建設實現縣、鎮、村(社區)全覆蓋,目前南靖縣擁有1個實踐中心、12個實踐所、185個實踐站,群眾在“家門口”即可享受文明實踐場所提供的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
與此同時,各鎮(園)建立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龍頭、實踐站為依托、實踐點為基礎的三級聯動服務體系,在實踐所、實踐站的基礎上按照“因地制宜、務實管用、就近就便、便民惠民”的原則,在黨群服務中心、學校、醫院等地設立實踐點,圍繞群眾需求,將志愿服務與鄉村治理、文明創建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讓文明實踐工作更有溫度。
近年來,南靖縣通過不斷擴大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覆蓋面和影響力,深入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在整合現有資源的同時,把關注點放到群眾的需求上,把服務做到群眾心坎上,切實做到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提升全縣的志愿服務水平。
特色宣講
因地制宜,培育特色文明實踐品牌
南靖縣本著“精準對接群眾需求,深化志愿服務,不斷提升為民服務的整體水平”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注重志愿服務特色品牌培育,逐步形成“一站所一特色一品牌”的發展態勢。南靖縣“僑之音”志愿服務隊通過歌曲說唱、舞蹈、樂器表演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表現出來,讓黨中央精神更加深入人心,讓國家的好政策與僑胞僑眷“零距離”接觸;龍山鎮平安家庭女子說唱志愿服務隊提煉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關鍵詞,結合本地特色,把普通話變成本地話,書面語變口頭語,自編自導自演,把黨的好聲音、好政策傳遞到家家戶戶。船場鎮“稻花香”理論政策宣講志愿服務隊以稻花香鄉村振興大舞臺、文化講堂、田間地頭等為主陣地,采用情景劇、唱跳、改編歌曲演唱、快板等百姓喜聞樂見的“理論+互動+文藝”的形式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宣講隊員通過創新作品形式,將當下流行曲目的歌詞改編成接地氣的宣講詞,同時融入了時政熱點、黨的創新理論等主題,創作出《反詐版卡路里》等宣講節目,開展以政策方針、黨史學習教育、環境整治、移風易俗、鄉村振興、疫情防控等為主要內容的宣講活動。
志愿服務
多措并舉,推動文明實踐常態化
建立完備志愿服務隊伍。南靖縣建立以縣委書記、縣長擔任隊長的志愿服務總隊,同時組建了7支縣級專業志愿服務隊,現有志愿者300多人。在此基礎上,鄉鎮、村(社區)也組建了相應志愿隊伍,目前,全縣在“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共完成注冊志愿服務團體339個,注冊志愿者人數50391人。
制定“月月行”活動計劃。南靖縣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積極開展各項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確保志愿服務長期穩定開展。截至目前,南靖縣已圍繞相關主題,開展“佳節尚文明,志愿關愛行”志愿服務關愛行動、急救科普志愿服務活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主題志愿服務、“學雷鋒”志愿活動、疫情防控等志愿活動,受眾人次超14萬人次,積極營造志愿服務的良好氛圍。
拓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今年來,緊緊圍繞“我們的節日”主題,組織開展“文明實踐暖人心 書書福福迎新春”“濃情迎端午 實踐正當時”等節日特色志愿服務活動,切實把志愿活動體現在日常生活中,滿足老百姓的切實需要,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
下一步,南靖縣將不斷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志愿服務常態化運行機制,依托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大眾平臺,做到志愿隊伍逐年壯大、志愿活動豐富多彩、志愿品牌更具特色,廣泛動員,全民參與,實現“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目標,讓志愿服務文明之花開遍每個角落。 (南靖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