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7月18日訊 7月15日,同安區新時代黨的理論政策宣講名師孵化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旨在鍛造一支“政治過硬、能力突出,特色鮮明、群眾認同,結構穩定、樂于奉獻”的宣講員隊伍,更加鮮明有力地把黨的聲音傳播好。
活動由同安區委宣傳部、同安區委組織部、共青團同安區委主辦,同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同安區融媒體中心協辦。
持續培育“宣講明星”
發揮孵化帶動作用
“同安區新時代黨的理論政策宣講名師孵化工作,概括起來就是建立一個中心,組建兩支隊伍,開展三項活動。”同安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一個中心”是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立宣講名師孵化中心,為宣講員孵化提供硬件設施和平臺;“兩支隊伍”是組建導師隊伍和宣講員隊伍,聘請廈門市委講師團以及廈門大學、集美大學、華僑大學等高校的專家教授擔任孵化中心導師,在全區各領域遴選百余名宣講員;“三項活動”是開展“專家講壇、研討交流、評選競賽”三項活動,定期邀請導師和專家來為大家集體授課,定期開展組內研討交流,以及舉辦宣講比賽,評選出一批星級宣講員。
據悉,孵化中心今后將定期邀請廈門市委講師團和高校專家開展集中授課指導,以專家講壇等形式開展教學,積極組織宣講員孵化工作,使理論政策宣講達到深入淺出、喜聞樂見的效果。
“我們的‘宣講明星’起到了孵化帶動作用,能夠帶動更多理論宣講員遍地開花。”廈門市委講師團副團長曹遠洲說,近年來,同安的理論宣講特色鮮明,涌現出了一批先進宣講集體和“宣講明星”,如“同安鄉村講師團”被福建省委宣傳部評為“基層特色講師團”,高山黨校初心使命館被確定為全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踐示范基地”等,更好地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走入千家萬戶。
走進基層“打成一片”
爭當百姓宣講員
深化理論認知,提升宣講技能,第一期專家講壇于揭牌儀式后在建潘德韜科技園開啟,圍繞“如何讓基層理論宣講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開展研討交流。
“我在同安宣講,第一要講的是什么?就是同安的歷史文化,否則老百姓覺得這跟我有什么關系?”研討會上,廈門理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洪認清分享理論政策宣講經驗,提出應當講基層群眾聽得懂、感興趣的話,只有講透講活,才能入腦入心。華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副教授張宇對此表示贊同,提出用數據、圖片來說話,追求理論宣講“高大上”與“接地氣”的平衡。
擁有20余年宣講經驗的同安區委黨校高級講師沈麗英則提出,必須下基層做調研。“我經常開車幾個小時到鄉村去,做上百份的問卷,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她分享自身實際經歷,探討如何在基層的宣講中講出忠誠、講出信仰。
“作為百姓宣講員,如何把講理論和講故事結合起來?我的體會是,一定要提煉總結、升華理論。”廈門市委講師團綜合科科長、一級主任科員張琰說,講故事的方式是群眾喜聞樂見的,但僅僅停留在故事本身,無法與理論政策有機結合,效果則大打折扣。
臺下的宣講員代表魏志坤是同安區特殊教育學校教師,他在交流會后表示深受啟發:“特殊學生同樣需要正能量熏陶,我會把時代楷模、黨員先鋒等故事融入課程,發揮榜樣力量,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同安區委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