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人們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也是人們在生產生活中不斷積攢精神高地。文明對一個城市來講,最具說服力的地方文化名片,也是最具有影響力的金字文化招牌,文明更是城市進步的標志和發展的靈魂,讓文明創建成為城市最美風景。
文明創建,讓城市創新發展增添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要實現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社會文明等全面發展。文明創建為城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注入新活力,賦予新內容,要全力構建開放式城市發展大格局,把自然風光引入城市,將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城市顏值蝶變,促進城鄉融合大發展。新時代文明城市創建需要拿出“繡花”真功夫,久久為功,永不停歇,以制度促文明,以活動促創新,不斷豐富文明創建新的文化內涵,從而滿足城鄉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文明創建,讓城市居民生活更加幸福。人民的城市人民建,城市的發展為人民。文明城市創建要始終堅持為民利民惠民,突出文明和諧,讓方寸之間體現城市文明發展,利用街道、街角閑置空地,種植花草灌木,設置廊架景亭、休閑座椅和健身器材,建設“口袋公園”工程,形成范圍相對較小的綠地開放空間,建成后的“口袋公園”將慢慢融入居民生活,串起城市的精致風景,讓人民群眾領略“方寸之美”,實現推窗見綠、開門入院的愜意生活。通過健全常態化工作機制,全面優化社區(小區)、農貿市場、交通場站等環境生活秩序,實現城鄉5G網絡全覆蓋,真正讓群眾在實實在在的創建活動中得到實惠,獲得幸福。
文明創建,讓志愿服務溫暖大街小巷。志愿服務是文明創建重要內容,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宗旨,以創建文明城市為抓手,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依托,在全社會廣泛傳播志愿服務理念,壯大志愿服務隊伍,拓展志愿服務領域,完善志愿服務機制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和“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務理念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深入人心,通過志愿者用愛心匯聚成一縷縷陽光,溫暖著城市發展,要以實際行動促進文明城市創建活動有效開展,形成志愿服務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讓鄰里守望志愿服務通過鄰里相伴、鄰里相攜、鄰里相幫、鄰里相扶、鄰里相助五種形式,使城市空巢老人和殘疾病困兒童,得到志愿者“一對一”或“多對一”的生活幫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層次、多元化、開放式志愿服務,促進志愿服務個性化、品牌化建設。
文明城市創建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沒有終點,只有起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文明創建永遠在路上,每個人都應積極參與,以實際行動,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讓文明創建成為城市最美風景。(大田縣委文明辦 高上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