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6月23日訊 走進安溪縣城廂鎮經兜村孫氏家廟“家風家教學堂”,記者看到,這里展示著村中傳承的經典家訓家規、家風故事、部分鄉賢能人事例等,令人眼前一亮。
“自運行以來,該學堂注重從硬件提升、加強管理、常年有活動等方面促進‘家風家教學堂’發揮作用,并依托此陣地,持續深化移風易俗工作,推進好家風傳承向各領域各行業拓展,以好家風促黨風政風帶村風民風,讓好家風像茶鄉好空氣一樣無處不在、惠及村民?!苯浂荡妩h支部書記孫開明說。
經兜村只是安溪縣持續推進家風家教學堂建設的一個縮影。縣婦聯主席林藝娟介紹,“家風家教學堂”項目從2018年開始實施,主要充分利用農村(社區)祖厝和閑置房屋,挖掘和宣傳歷代、知名公眾人物的家風家訓,并依托本地特有的文化資源,設置本地家族或家庭相關家訓、石碑拓片以及移風易俗典型事跡,讓群眾親臨其境感受傳統家規家訓文化和移風易俗文明新風。截至目前,全縣共有家風家教學堂41個,實現了鄉鎮全覆蓋。
同時,安溪縣不斷深化家風家教學堂創建活動,要求各學堂要做好物資檔案管理,健全各項工作機制,完善管理、服務等規章制度,規范上墻;要成立專門管理機構,由村(社區)委員會或老人協會負責,配備1名或以上的專兼職工作人員負責日常運行管理;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人力資源,發動退休教師、退休干部、大學生等開展業務講解、維護秩序、衛生保潔等志愿服務,讓學堂成為開展宣傳教育、傳遞文明之風的好地方。
此外,安溪縣還深入開展“好家風家庭”評選、身邊“好家風家庭”故事評議等活動,挖掘宣傳身邊人的家風故事;廣泛開展“誦家訓名篇、曬幸福生活、秀家庭才藝、講家風故事、比鄰里互助”等群眾性活動,不斷豐富家風家教學堂的內涵。
林藝娟表示,如今,家風家教學堂亮點頻出,家風活動有聲有色,全縣涌現出一批批良好家風的傳承人、建設者,勤儉節約、樂善好施等良好家風匯聚成了優良民風,成為移風易俗工作的良好助力,帶動了全縣移風易俗工作的深入開展。(安溪報記者 章桂林 通訊員 陳雙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