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霞浦縣松山街道“麗美文明實踐基金”設立暨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授旗儀式在古縣村舉行。儀式上,霞浦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林妃等人為松山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14支志愿服務隊授旗。
“麗美文明實踐基金”的設立是一次創新性的嘗試,也是對孫麗美遺志的傳承,旨在引領號召社會各界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當地發展公益事業,助力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支持。
松山街道古縣村舉行“麗美文明實踐基金”設立暨松山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授旗儀式。霞浦縣委文明辦 供圖
近年來,霞浦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和縣委工作部署,注重頂層設計推進,抓實陣地隊伍建設,精心打造精品服務,不斷探索工作新思路,扎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
做實理論宣講,推動黨的聲音“上山下海”
“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近日,在霞浦特色民宿愉村半舍,“霞小宣”理論宣講員牙城鎮黨委書記陳義蜜為來到梅花村旅游觀光的游客做理論宣講。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勝利召開以來,霞浦縣迅速組建了158支“霞小宣”新時代文明實踐宣傳宣講志愿服務隊,組織宣講隊成員近800人,分赴全縣各地開展主題宣講,掀起理論宣講與學習的熱潮。
霞浦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霞小宣”理論宣講隊、縣委宣傳部在松山街道長沙村開展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宣講活動。霞浦縣委文明辦 供圖
鄉村、漁排、民宿、果園、茶山……“霞小宣”的身影無處不在。結合各鄉鎮、各部門的實際,以及不同的宣講對象,宣講員們發展出了形式多樣、分眾化、個性化的宣講方式,讓宣講平易近人、廣受好評。這是一種全新的嘗試與探索,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用霞浦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林妃的話說是既“接天線”又“接地氣”。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越來越多的優秀宣講員尤其是青年力量加入“霞小宣”隊伍,賦予新時代理論宣講工作更多的創新創造活力和奮斗激情,更好、更活、更精準地傳遞黨的聲音。
強化頂層設計,服務網絡遍及城鄉
今年4月,為應對疫情,霞浦縣在全縣329個核酸采樣點和4個高速互通口設置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點,全縣黨員干部和民間志愿者堅守陣地,參與核酸采樣采集,24小時輪崗值守卡口,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霞浦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強化頂層設計,整合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公共服務資源,建立特色品牌志愿服務隊伍,打造宣傳宣講、教育、文體旅游、科技科普、鄉風文明、醫療衛生6大志愿服務平臺,精心提供精品服務。去年底,實現全縣鄉鎮(街道)和建制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掛牌全覆蓋,并完成70個實踐站的規范化建設,文明實踐遍地開花,迸發出強大生命力。
新時代文明實踐“六一”愛心助學活動。霞浦縣委文明辦 供圖
此外,該中心還打造了便捷的線上網絡服務平臺。“2021年,我們充分考慮微信即時性、受眾面廣的優勢,開發推廣‘霞浦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微信小程序,建立點單派單網絡平臺。”霞浦縣委宣傳部干部李驥鳴介紹,群眾根據實際需求,可以隨時隨地通過小程序“點單臺”選擇服務項目和服務隊伍提交服務申請。目前,已初步搭建起服務需求對象“點單”、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派單”、志愿服務隊伍“接單”、群眾“點評”的服務模式,實現了網上網下同頻共振、線上線下互動互通。
打造專業化隊伍,服務群眾所急所需
志愿服務隊伍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群眾提供服務的主要力量。2019年以來,霞浦縣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組建各類志愿服務隊伍715支,注冊志愿者5萬多人。
新時代文明實踐助力高考志愿服務活動。霞浦縣委文明辦 供圖
5月份以來,面對持續強降水的惡劣天氣,由縣消防大隊、人防藍天救援隊和紅十字會吉星救援隊組建的霞浦縣防汛應急志愿服務隊,以及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積極行動、主動靠前,活躍在防汛救災一線,在風雨中筑起一道道暖心的“安全堤”。
在高速公路互通口,值守的牙城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們剛一換崗,便又轉奔防汛一線忙巡堤清障、轉移群眾、應急處置。沙江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小貝丘志愿服務隊的隊員們自發在山體滑坡點等險要地區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清理排水口周圍的垃圾、落葉、淤泥,保證排水暢通,全力降低災害損失。
“最近防汛形勢嚴峻,單靠我們鄉鎮和各村的工作人員是遠遠不夠的,防汛應急志愿服務隊的出現可真是幫了我們大忙。”霞浦縣沙江鎮宣傳委員林婷說。(霞浦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