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是世界獻血者日。隨著無償獻血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支持,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其中。但有些關于獻血的誤解,也讓本來想獻血的人望而卻步。近日,人民網記者采訪了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輸血科主管技師張軍華,帶大家了解科學獻血。(6月14日人民網、光明網)
眾所周知,血液是生命的源泉。安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是治療一系列疾病患者以及因事故、自然災害和武裝沖突而遭受痛苦的不幸者的關鍵。然而,作為生命之源的鮮血,至今無法完全由人工合成或替代,多數只能依靠健康人群的無私捐獻。因此,今年6月14日世界獻血日的主題是:“獻血是一種團結行為。加入我們,拯救生命”,呼吁更多人加入到無償獻血的公益隊伍中,堅信人人捐一份熱血,獻一片愛心,無償獻血必將給生命以希望。
一名獻血者,也是一名志愿者,志愿獻血是凡人善舉,善舉無損健康。近年來,關于獻血就是拯救生命的道理,其實大家已深以為然。只不過,關于獻血會對身體造成損害的觀念同樣深入人心,一時難以徹底扭轉。欲行之有效地倡導大家發揚奉獻精神,積極踐行社會責任,還應從根本上消除市民群眾長久以來對獻血存在的諸多誤解。要讓廣大社會青年知曉采血時采用一人一針一血袋的方式采集,獻血者不會被傳染疾病,不會降低免疫力以及造成貧血等壞處,反而可以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促使造血細胞為人體創造出更多的新鮮血液,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概率等諸多益處。
獻血是一種團結行為,志愿獻血引領社會文明風尚。無償獻血的倡導不是一陣風,不可止步于“世界獻血者日”當天、當月,要引導更多的社會力量支持、參與日常無償獻血活動。紅十字會、醫院、社會公益組織、各文明單位應攜手帶頭積極響應,營造濃厚的無償獻血氛圍,譬如通過常態化設置獻血宣傳咨詢點、電子屏滾動播放海報、圖文展板展示、獻血車進社區等方式,深入宣傳普及無償獻血的知識、政策和注意事項;向無償獻血的模范個人、單位集體進行表彰,以肯定他們為臨床血液供應和安全作出的貢獻,感謝他們為佑護生命做出的努力。同時,各新聞媒體網絡平臺應在報道中肩負起社會公益責任,大力弘揚無償獻血、無私奉獻的感人事跡,進一步提高廣大市民對無償獻血知曉率、參與度,向大家廣泛傳播無償獻血的理念,號召更多愛心人士加入到無償獻血隊伍中。
無償獻血,是生命對生命的接力,是生命對生命的尊重。讓我們用獻血“志愿紅”為生命持續“亮綠燈”,人人皆可成為無償獻血的傳播者、踐行者,用一份無私的愛心,續一秒生命的綠燈,為每一位可愛、可敬、可親的獻血者點贊!最后,用實際行動踐行“加入我們,拯救生命!”(鼓樓區委文明 宴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