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層面內容之一。古人云:“言必信,行必果”。誠信是一座城市不可缺少的道德根基,也是每位市民應該堅守的道德底線。讓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納入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重要指標,培育和營造誠信生態圈,全面提升現代化城市品質,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向更高層次邁進,全力打造城市文明新高地,讓誠信成為文明城市最美底色。
激活信用細胞,擦亮城市生存品質。在城市生活中,個人信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將影響到每一個人的生活,成為公民的“第二身份證”和“經濟通行證”。“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強”。歸根結底,良好的個人信用,不僅是一種財富,更反映公民道德文明進步程度,是既屬于個人又屬于整個社會、整個國家的“無價之寶”。城市每位公民也都應該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時刻注意維護自己的信用形象。“言而有信,言而有行”,讓誠信成為我們每一位社會成員必備的生存品質。
弘揚誠信文化,播撒城市誠信種子。進一步推進誠信教育進機關、進農村、進園區、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讓誠信文化深入人心。大力開展誠信行業、誠信單位、誠信企業、誠信園區、誠信經營示范店創建等主題實踐活動,組織開展誠信系列評選活動,宣傳誠信典型,倡導誠信風尚,使誠實守信成為每一個人的自覺行動。同時在城市政務大廳、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公共場所和戶外大屏、小區公示欄等顯著位置展示誠信主題公益廣告或宣傳誠信建設內容,深入宣傳闡釋誠信理念,擴大誠信文化宣傳覆蓋面。
建立完善機制,描繪城市誠信藍圖。圍繞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司法公信等四個方面,構架誠信標桿,打造誠信品牌。著力構建“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的聯合獎懲機制,尤其是在對嚴重失信市場主體進行聯合懲戒的基礎上,做好防止信用懲戒泛化濫用和懲戒措施擴大化。同時建立起“紅黑榜”發布制度,將守信市場主體和嚴重失信市場主體公之于眾,在全社會形成了“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社會氛圍,堅持從細微處做起,不斷提升城市影響力和競爭力,讓誠信成為文明城市最美底色。(大田縣委文明辦 高上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