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有云:“移風易俗,莫善于樂?!碑斍埃鹿诜窝滓咔檫€呈現多點散發之勢,移風易俗與抓好疫情防控融合推進,有利于持續推進文明新風入腦入心、踐言踐行,更能夠引導群眾理解和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引導群眾“講秩序、倡新風”,不斷深化疫情防控工作成果。
移風易俗要借力宣傳,借勢引導。風俗習慣歸根結底還是思想觀念的問題,在農村推進移風易俗,首要任務還是教育引導老百姓接受新思想,特別是要破除大操大辦等陳腐觀念。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開展,可以借助摸排行動順勢宣傳移風易俗工作,引導人民群眾主動適應革除陳規陋習,積極向善向美。同時,經過一段時間推行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后,群眾對大操大辦的觀念將有所改變并扎根筑牢,從而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移風易俗要樹立榜樣,持續帶動。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焙捌粕ぷ硬蝗缢﹂_膀子,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推進移風易俗,引導群眾、帶動群眾轉變觀念,跟上時代的發展和進步,需要廣大鎮村黨員和村民代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群眾必定會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我們的思想工作就會變得容易,推進移風易俗的困難和阻力自然就會變小。
移風易俗要結合推動,創新管理。移風易俗不能只是老生常談的口號。隨著社會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要做好破舊俗樹新風,就需要從管理方法上深思。當前,有的村(社區)把移風易俗事宜交由民間“一約四會”組織,成立移風易俗自治小組,協助搞好新事新辦,取得一定效果;有的將移風易俗納入村規民約中,既嚴肅,更兼顧民生。因此,移風易俗并非“一刀切”,事事要與時俱進,要結合實際,更要創新管理,這樣推動形式,才可得到廣泛理解和響應的。
風俗之變,關系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局面。在結合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移風易俗也要做到以人為本,把保障民生統籌考慮好,才能為疫情防控工作注入不竭動力,推動文明理念升華為最美風尚。(漳州文明網 許淵濱 王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