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在周寧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大講堂,來自該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的志愿者,給50名干部職工上了一堂干貨滿滿的妝容文化培訓會。
周寧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辦志愿服務隊授旗儀式。葉羅彪 攝
這場培訓會是周寧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開展各類免費服務內容之一,也是該縣整合各單位資源和干群力量,織密覆蓋全域志愿“服務網”的縮影。
近年來,周寧縣通過整合各鄉鎮、縣直各部門、社會力量,構建“1+6+N”志愿服務體系。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吸納各領域志愿服務隊伍,同時,組建疫情防控黨員突擊隊、青年志愿隊、“福獅防疫勇士小分隊”等志愿隊伍;引導“銀屏峰下周墩人”、義工協會、“德奕”志愿者協會等與基層所、站共建;引入社會組織進駐社區,承接居家養老、“四點半課堂”等半專業志愿服務項目。截至目前,該縣注冊志愿隊伍共298支、志愿者1.8萬名,累計服務時長30萬小時。
除了組建全域志愿“服務網”,周寧縣緊緊抓住被列為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的契機,構建高效協作“交互網”、精準精細“聯動網”,形成“三張網”聚能效應,有效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獅城鎮城西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用“方言評書”的形式宣講習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陳晨旭 攝
科技創建支撐“交互網”。周寧縣加大資金投入,搭建“志愿紅”新時代文明實踐云平臺,開發“周寧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小程序,建立志愿服務線上全環節管理機制,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大數據”互通互融工作體系,推動供需精準對接。截至目前,“周寧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小程序上已發布志愿服務活動2300多場。
該縣堅持“品牌化”運作,構建精準精細“聯動網”,打造“專而精”的特色志愿服務項目。獅城鎮“方言評書”志愿服務項目以“非遺”技藝為依托開展志愿服務,被編入了《福建省新時代文明實踐創新案例》。浦源鎮“紅領巾小導游”志愿服務項目成立28年,為鯉魚溪景區游客義務講解十多萬次,弘揚了“鯉魚文化”……一個個具有周寧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一批批專業化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在周寧開花結果。
志愿者參與疫情防控。周寧縣文明辦 供圖
同時,周寧縣通過激發基層所、站創新意識,探索形成“愛心銀行”“三社聯動”等特色做法,進一步推動文明實踐與基層治理有機融合,為群眾提供精細化、精準化服務。2021年,各基層所、站累計開展各類志愿活動1090場;獅城鎮中興社區、長安社區分別還獲評全國、全省最美志愿服務社區。
如今,新時代文明實踐在周寧蔚然成風,成為一抹亮麗的風景。2021年,周寧縣在全省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中,斬獲金、銀獎各1項,獲獎總數在全省各縣(市)中排名第一;在全市大賽中,榮獲金獎第一名。
紅領巾小導游在鯉魚溪景區給游客義務講解。周寧縣文明辦 供圖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統籌各類資源,打造特色志愿服務品牌,把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延伸到群眾身邊,把志愿服務精準送達群眾,全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讓文明馨香浸潤群眾心田。”周寧縣委文明辦主任陳強說。(閩東日報 魏知秋 肖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