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學習包粽子 感德鎮供圖
文明風6月10日訊(陳穎)“五月五,是端陽;粽葉香,裹五糧?!苯?,安溪縣委文明辦、團縣委和感德鎮等在龍通村聯合舉辦“喜迎二十大 頌端午情懷 溯傳統文化”系列活動,讓群眾體驗濃濃“端午味”。
粽香茶香 賽事紛呈
“在土樓里慶端午,古色古香,很有味道!”1日,踏入感德鎮龍通土樓,高低起伏的瓦檐下,隨處可見火紅的燈籠、對聯和“茶”字,彩帶飄揚,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景象。
伴隨著輕快的音樂,在孩子們的歡呼聲中,端午節民俗文化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序幕。感德鎮黨委宣傳委員陳海燕告訴記者,今年端午第一次將舞臺搬到龍通土樓和龍泉谷景區里,讓民俗文化與景點融合,對他們來說也是一次新的嘗試。
當天,在包粽子比賽區的四周,早就圍滿了前來助陣的親友團和游客,隨處彌漫著清新的粽葉香、艾草香。活動現場,參賽選手們一字排開,糯米、棉繩等材料整齊地擺上桌子,一聲哨響,13名選手迅速拿起粽葉,各顯身手,只見綠色的葉子在掌中上下舞動,填糯米、裹葉子、扎線,轉眼間得到一個個精巧的粽子。
“能夠來參加比賽非常開心,不僅和大家一起切磋技藝,還感受到濃厚的節日氛圍,特別有意思?!弊罱K,選手汪麗嬌在短短15分鐘內包出37個粽子,獲得比賽冠軍。
這邊包粽子熱火朝天,那邊匯泉閣里斗茶擂臺賽賽意正濃。面對著流水潺潺的天心瀑布,評審們輕舀茶湯,頻頻舉杯,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都細細品鑒。
“擂臺賽要求每個參賽對象要準備至少10泡的標準7克清香型鐵觀音,通過多輪守擂與攻擂的方式決出擂主,參評團同樣由每場次的參賽者組成。”感德鎮宣傳干事林釵治介紹。
午后,龍通土樓里再次聚集了來自感德鎮各所學校的學生,為即將進行的端午故事“書畫說”比賽做準備。
書法、繪畫現場 感德鎮供圖
“端午節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除了紀念屈原,還有很多其他的風俗,最常見的就是掛艾草吃粽子……”以“眼中的端午”為主題,選手們或講述有關端午的小故事,或述說自己對端午節的認知體會,娓娓道來,真誠傾訴,贏得臺下陣陣掌聲。
視線轉到匯泉閣,長條桌子上宣紙鋪陳,彩墨揮毫,青翠欲滴的菖蒲、小巧玲瓏的酒杯、意境清新的花下品粽……一幅幅生趣盎然的國畫從選手筆下誕生。
“有一句話叫‘夏月枇杷黃似桔,年年新果第一批’。端午前后正是枇杷成熟的時候,所以我在粽子上方畫了一棵果實沉甸甸的枇杷樹,點綴一些鮮艷的荔枝,迎合‘粽香端午’的主題?!睂W生王歆語指著自己作的畫說。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在軟筆書法比賽中,10名選手揮毫潑墨,落筆之處,或輕或重,或緩或疾,寫下老舍的《七律·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