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在臺灣也是屬于重大節日,因為疫情無法回去,在這邊和大家一起過節,就像和一家人一樣,很熱鬧。”臺胞蔡崑茂26日在福建省寧德市對記者說。當天,寧德市臺港澳辦、廈門銀行寧德分行聯合開展“粽情端午 共敘兩岸同根情”活動,邀請在寧臺港澳同胞共度佳節,一起包粽子、話家常,共敘端午情,進一步增進兩岸同胞的友誼和感情,豐富臺商臺胞在寧生活。(5月26日中新網)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對于端午,海峽兩岸的同胞唱起這首歌謠,就會想起一脈相承的民族情。端午節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節日,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后人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在這個傳統的節日中,臺胞和福建當地的群眾,通過聯合開展活動,將對民族深層的愛,都融匯在折粽葉、填餡、壓實、封口、扎捆的包粽子過程中。讓粽情端午為兩岸壯“根”連“心”的鋪路架橋。
同根連理,共同努力情更深。傳統的端午中有大家無法忘懷的情懷,更有打斷骨頭連著筋的根脈。我們都是中華民族的子孫,端午中蘊藏的真情,包含的習俗,抑或是端午起始的古老文化、人文哲學,在傳承發展中需要通過相關的儀式來賡續。一只小小的粽子,在嫻熟的手上,行云流水般地完成,可是對于兩岸慶端午的習俗,無論是包粽子,還是賽龍舟,都會讓人在開心之余,更應該為這個傳統節日做點什么。更好為民族團結架起橋梁,粽情端午才能過出別樣情懷。
用粽情端午壯“根”連“心”,相向而行更有力。與臺灣一水之隔的寧德市,近年來持續擴大寧德臺灣經濟文化合作交流,先后出臺多項政策為在寧臺灣同胞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尤其是疫情下兩岸交流和在寧臺胞與親人團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響,但當地政府為了讓臺胞與大陸同胞敘“根”連“心”,特地舉辦這樣的交流活動,為臺胞融入寧德搭建了更好的平臺,讓兩岸同胞共享粽情端午。
又到粽葉飄香時,利用粽情端午壯“根”連“心”正當時。賡續端午情,壯碩民族根,不能簡單包粽子、吃粽子,而是要借此傳統節日,慎終追遠、遙祭先人,在傳承愛國情懷中重拾中國的傳統文化的記憶,通過各種渠道,為民族團結,增加情誼多做工作。例如福建各地臺港澳辦每年都會舉辦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一系列活動,為在福建的臺胞、臺商、臺師搭建相聚和交流的平臺,豐富節日文化生活,進一步聯絡鄉親情誼,增強對祖國的情感融入。這樣的平臺搭建,才能讓傳統節日更好成為壯“根”連“心”的重要橋梁。(晉安區委文明辦 張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