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5月27日訊 為調動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村民自治作用,讓“村里事”變成“家家事”,福州市長樂區積極探索鄉村治理積分制管理模式,帶領村民用實際行動共同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鶴上鎮東平村:積分制提升生活品質
“這款油污清潔劑是‘明星產品’,不少村民指定兌換這個。”積分兌換超市出現“搶手貨”,是福州市長樂區東平村黨支部書記王榕琴沒想到的。2021年10月,東平村試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積分換不來什么好東西”“便宜沒好貨”等聲音成為推行積分制的“攔路虎”。
“現在,不僅到積分兌換超市兌換生活物品成為村民的習慣,而且村民愛護環境衛生的意識也大大提升,村莊面貌煥然一新。”王榕琴說。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要想取得好成效,前期推廣是關鍵。積分制試行前,東平村不僅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利用“數字鄉村”微信小程序進行宣傳,還將村莊劃分成5個“網格”,發動老年志愿者、黨員在村兩委的帶領下入戶宣傳。
廣泛宣傳后,村民還是沒有“動起來”,怎么辦?“我們發動熱心村務的村民作示范,先試行1個月。”王榕琴說,首月雖然只有5戶人家試行積分制,但是效果不錯,不僅房前屋后變整潔了,還換回不少質量不錯的生活用品。其他村民看在眼里,紛紛“動起來”。就這樣,積分制在東平村“分片區”推進。
人居環境整治進入常態化,東平村又開始探索“積分+”,拓展積分獎勵范圍。“疫情期間,我們把疫情防控措施也納入積分制。”王榕琴說,居家隔離的村民如果按要求做好垃圾分類就能獲得積分獎勵,村民如果按照要求戴好口罩也能獲得積分獎勵。接下來,東平村還要探索把積分制用于志愿服務,讓積分制帶動更多村民參與村莊事務。
漳港街道屏洋村:積分制助力環境整治
為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激勵廣大農村群眾積極投身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福州市長樂區漳港街道屏洋村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文明積分制工作,設立“積分超市”作為村民互相學習互相進步的新平臺,進一步踐行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助力鄉村振興。
屏洋村“積分超市”與其他超市不同,這里的商品可以用積分兌換,一積分等于一塊錢,十積分等于十塊錢,積分券根據每個月農戶考評結果進行發放,“積分超市”的設立不僅為村民提供了便利實惠,而且有助于幫助廣大村民樹立文明生活理念,共建美麗屏洋。
村民李寶官笑盈盈地說:“積分券鼓勵我們村民搞好環境衛生,這樣可以調動我們的積極性,平常種種花種種草,也評上了星級戶,很開心。”
屏洋村開展文明積分制農戶考評工作不僅推動了環境綜合整治,同時提升了村民的綜合素質。
屏洋村黨支部書記、主任李兆敏表示,該村人居環境整治文明積分制著重考評是否落實“門前三包”、支持戶廁改造、實行垃圾分類、規范禽類養殖、參與環境整治、培養鄉風文明等落實情況。村民可利用每個月農戶考評積攢的積分券,到“積分超市”兌換相應等值人民幣的生活物品,有利于激勵村民自覺規范行為,調動村民做好環境衛生的積極性。
金峰鎮首峰村:積分制帶動移風易俗
走進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福州市長樂區金峰鎮首峰村,一眼望去,道路寬敞平坦、樹木郁郁蔥蔥、房舍整齊劃一、庭院整潔干凈、河水清澈……生態宜居的環境讓群眾幸福指數“節節高”。這一切離不開村里開展的人居環境整治文明積分制試點工作。
首峰村黨支部副書記張碧鳳介紹,村里的美好環境與去年10月以來開展的人居環境整治文明積分制試點工作密不可分。試點工作對鄉村治理具體事項細化分類、賦值量化、打分考核。
試點工作以家庭為積分單位,將村民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行為,歸納為落實“門前三包”、支持戶廁改造、實行垃圾分類等6大項21小項內容,按基礎積分進行量化賦分,同時明確了道德失范、違法違規等16個懲戒性扣分項目。這樣既激勵先進,又鞭策后進。
執行良好的村民可隨時向本片區網格員申報獲取積分。金峰鎮鄉村振興辦每月30日前,召集由網格員、老黨員、村民代表等組成的考評工作組核實賦分。每月審定公示后發放積分卡,村民持積分卡按1分兌換1元的標準,在愛心公益超市選購生活用品。
自去年10月試點以來,首峰村已累計投入10余萬元,評定星級文明戶250戶。其中,4星級1戶、三星級4戶、二星級35戶、1星級210戶,發放積分卡2500分。
文明積分帶動文明新風落地。張碧鳳介紹,村里的人居環境整治文明積分制試點工作還與移風易俗結合起來。試點工作開展以來,首峰村備案登記11場婚喪喜慶活動,無一場大操大辦。文明新風在農村落地落實、在群眾心中開花結果。
接下來,首峰村將繼續執行人居環境整治文明積分制試點工作,開展“護河愛水、清潔家園”行動,讓首峰村的環境更加干凈宜居。(福州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