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5月23日訊5月18日上午,福州市臺江區茶亭街道洋頭口社區“黨群志愿服務時間銀行”正式揭牌成立,作為活躍在茶亭街道的一支海峽姐妹雜志巾幗志愿者隊伍,接過鮮紅授旗、領到“時間銀行”的存折,大家有了更多的歸屬感和成就感。
茶亭街道洋頭口社區“黨群志愿服務時間銀行”成為志愿服務活動創新載體。
據悉,這個創新亮點是“黨建引領、黨員示范、鄰里互助”運行機制的深化,大張旗鼓地讓好人受好評、善行被善待,弘揚正氣,鼓勵更多的團體志愿者和個人志愿者參與到志愿服務中來。志愿者可以儲存服務時間、兌換服務或物品,實現良性循環。該平臺是黨員示范、基層治理、居民自治良性互動理念在城市黨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具體應用,是實現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社會資源、居民群眾互聯互通互動的重要方式,可以緩解基層服務力量不足和人民對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增長的矛盾,擴大社會參與。
海峽姐妹雜志社與茶亭街道深化黨組織共建,婦聯組織共學,巾幗志愿共服務。
作為基層志愿服務的主力軍,上至阿姨大媽,下至姐姐妹妹的巾幗志愿者成為擁有“志愿服務時間銀行”存折的“大客戶”。省婦聯海峽姐妹雜志社黨支部與茶亭街道黨工委共建以來,形成了一支以支部黨員雜志社干部職工為核心、輻射凝聚眾多讀者積極參與為特點的志愿者隊伍,不斷擴大參與社區基層治理的外延,挖掘“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內涵,開設“讀者之家”(志愿服務驛站),利用自身特長和讀者志愿者資源豐富的優勢,深入社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文明宣講、家教講座、“治愈姐姐”心理咨詢和義診、義剪、助老等志愿服務,與此同時,與茶亭街道、社區婦聯三級聯創,組建了第一支全部由女性組成的“巾幗黨群志愿服務隊”。
其中,洋頭口社區登記在冊的團體、個人志愿者臺賬中,女性志愿者189名,占總數的71%,姐妹們通過常態化開展“護河愛水,清潔家園”和“便民服務集市”、認領“微心愿”、參與疫情防控等多樣化形式,累積服務時長,形成了相互配合、相互協作、相互促進的良好工作局面。
“都說巾幗不讓須眉,咱們女性黨員也能頂起志愿服務的‘半邊天’!”曾經參加海峽姐妹志愿者慶祝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進社區活動的十番音樂黨支部的老黨員林秀英奶奶說道,“自從‘黨群志愿服務時間銀行’開展以來,我們能參與的志愿活動就更多了。疫情期間,社區工作人員很辛苦,我就主動報名,參加核酸檢測點的維序工作,雖然累,但是我覺得很有意義。”
黨建帶婦建,黨建帶精神文明創建。老奶奶在核酸檢測志愿服務中彰顯巾幗本色。
茶亭街道婦聯主席林曉芬表示:“目前,‘黨群志愿服務時間銀行’招募的志愿者中,有超過一半以上都是女性志愿者。巾幗志愿服務通過婦女和家庭在社區發揮半邊天作用。她們緊跟黨的步伐,聽黨話、跟黨走。在街道疫情防控期間,在社區開展的各類志愿活動中都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她們總能以巾幗不讓須眉的精神狀態,為社區工作添勁助力。”(福建省婦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