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5月16日訊 建強師資隊伍,推進共培共育。凝聚多方力量,組建專兼結合的輔導員隊伍,從本地學校、文化站選聘文藝骨干擔任專職輔導員,聘請書法、攝影、美術等協會會員擔任外聘輔導員,吸納道德模范、民間藝人、非遺傳承人、退休老教師、返鄉大學生以及文明實踐志愿者擔任志愿輔導員。目前全區共有輔導員300多名,其中外聘輔導員14名、民間藝人12名、“五老志愿者”17名、返鄉大學生6名、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志愿者122名、社工13名。
加強陣地建設,增進共建共享。統籌教育、民政、文旅、婦聯、科協等部門優質資源,將湖源中央紅軍東方軍舊址群、夏茂文昌宮、羅從彥紀念館、畬族文化館、樂齡學堂、兒童之家等陣地整合起來,加以充實、提升,實現共建共享,推動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有效銜接,為廣大農村未成年人的課外活動提供豐富載體。
增強學習交流,促進共學共勉。開展“一季一觀摩”活動,每季度選定一所鄉村“復興少年宮”開展技藝展示活動,組織各鄉鎮分管領導、各少年宮負責人、輔導員前往觀摩學習,讓各少年宮在交流中謀發展、在對比中找差距,推動形成比學趕超、競相發展的良好氛圍,推動形成“一宮一品”的品牌優勢,提升鄉村“復興少年宮”的品味和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