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5月10日訊 鄉村學校少年宮是促進農村未成年人全面發展的陣地和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載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近年來,南靖縣扎實推進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工作,以“以樂促智、以技促能、以德育人”為宗旨,充分發揮鄉村學校少年宮的特殊教育職能,結合貫徹“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長,一個不能少”的精神,采用“零門檻、零收費、零淘汰”的活動方式,秉持公益性、普及性和資源整合的原則,積極為孩子搭建學、玩、樂平臺,激發學生參與熱情,有力地促進廣大農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豐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推進未成年人全面發展。
非遺進校園 用傳統文化浸潤童心
龍山中心小學的靈氣龍山少年宮獨創“薌劇誦經典”,把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薌劇”與誦讀經典相結合,并將其編成龍山中心小學校本教材——《薌劇唱腔古詩詞》。即把古詩詞編成薌劇唱腔,讓全校師生傳唱。既增強了學生誦讀經典的樂趣,又弘揚、傳承了非物質文化。2018年8月,“薌劇誦經典”確定為福建省委文明辦“一宮一品”培育項目,授予非物質文化遺產(薌?。﹤髁朁c?!八G劇誦經典”也成為龍山中心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的一個特色亮點。
豐田華僑學校少年宮是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越南竹竿舞”的傳承點,是首批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特色學校。學校十分重視傳統文化的教育,從娃娃抓起,在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越南竹竿舞傳承人王淑梅的指導下,成立了幼兒園、小學、初中三支越南竹竿舞隊,因地制宜,結合平時的校園活動,將竹竿舞融入日常教學中,利用竹竿舞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
人工智能進校園 用科技點亮夢想
南靖縣奎洋中心小學“少年宮”作為南靖縣第一所人工智能學校,利用社團課程、課余時間開展編程、機器人教育,著力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利用課后服務時間開展科學創新活動,普及了科學知識,開拓了學生視野,在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學生運用人工智能相關技能、思想來剖析和解決問題、動手實踐及創造的能力。
經過學習,學生們能夠初步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發展歷程,通過體驗及剖析生活中常見的人工智能系統應用案例,感知人工智能技術的特點。在過去的一年中,有一百多名同學參與了編程課程和機器人課程的學習,部分優秀同學代表學校參加各級各類競賽活動屢獲佳績。據悉,在2021年6月,奎洋中心小學的學生通過課后時間集訓Python編程,參加了福建省“少年硅谷”大賽,在AI文學鑒賞比賽中,學生黃琪林獲得了三等獎,學生陳郅元獲得了優秀獎,老師吳瑛君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
特色課程進校園 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南靖縣實驗小學金玉蘭少年宮利用豐富的校內外教育資源,與學校少先隊緊密聯系,結合學校少先隊組織的“紅領巾獎章3124網格”爭章活動、“大閱讀”讀書活動,學校為每個班級購置經典書目60本,完善班級讀書角和學校圖書館,確保每生一冊在手。深入實施“六個一策略”:即“一節閱讀課”“一次讀書交流會”“一本存折”“一場考核”“一次評選”“一期???,制定相關的大閱讀讀書活動計劃,每周三下午第四節課為55分鐘的師生共讀時光,周五早上安排閱讀交流。并結合紅領巾獎章特色章——墨蘭章的獎勵,更好地落實學生490.8萬字的閱讀目標,通過廣泛深入地開展“書香校園”“六個一大閱讀”活動,積極引導孩子與優秀的作品、優秀的人物對話,取得了預期效果。
南靖縣第三實驗小學啟航少年宮是一所城區寄宿制學校,為傳承國學經典文化,引導學生通過誦讀經典詩詞,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培養他們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勤學自強的優良品質,營造濃郁的書香校園氛圍,推進學校素質教育的更快發展,自少年宮成立以來,隨即啟動了國學經典誦讀系列活動,涉有國學經典誦讀考級、編排《三字經》武術操、《三字經》排舞社團、國學經典與非洲鼓相融合的社團等內容,并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南靖縣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的開展不斷豐富了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培養了學生的興趣特長,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真正讓學校的少年宮成為鄉村孩子成長路上的“快樂大本營”,助力孩子們放飛夢想、健康成長?。暇缚h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