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5月9日訊 2022年以來,將樂縣委、縣政府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主軸,以“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動為抓手,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統籌協調,形成上下貫通、整體聯動、合力推進的工作局面,奮力譜寫將樂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嶄新篇章,為加快建設產業發達、政治清明、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態宜居的中央蘇區經濟強縣和閩江上游中心城市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良好社會環境。
將樂縣高唐鎮常口村舉辦2021年度“創十星評十戶”表彰活動
一、以機制保障改革項目落地
一是統籌謀劃攻堅舉措。全力做實“規范動作”、抓準“自選動作”,根據將樂縣基礎設施、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市場環境等方面突出短板弱項,制定形成了包含《將樂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攻堅年行動實施方案》《2021年度全國縣級提名城市實地明查暗訪、材料審核反饋問題整改實施方案》等10個制度方案文件在內的2022年創城文件匯編,為2022年精神文明創建機制改革找準著力點和切入點。通過明確改革攻堅重點,打通城市綜合治理堵點,實現文明城市創建常態長效。二是全面進行把脈問診。探索完善社區聯建聯創“123”工作機制,壓緊壓實6個社區22個片區126個路段的網格責任鏈條。實行主要領導全面督查、分管領導重點督查、創城專班包片督查的“三聯動”督查方式,對34個大項目400多個實地考察點位存在問題及時發現、主動反饋、協調解決,全面推進市容管理、基礎設施、社區民生等方面整改提升。落實“紅黑旗”公示制度,用紅黑旗動態展示問題整改情況,讓“好”與“壞”的鮮明對比激發創城內生動力。截至目前,通過督查發現問題1520個,其中903個問題已銷號。三是常態落實項目跟蹤。制定改革攻堅工作實施方案,細化梳理出88個工作項目,明確改革攻堅重點、舉措、任務,以項目化推動各級各部門找準位置、細化清單、主動作為,同時有效落實“一月一督查一季一報告”工作機制,對進展落后的項目及時進行提醒、督促,確保各項攻堅任務序時推進。目前,常口村“創十星評十戶”活動、社區聯建聯創“123”工作機制、“擂情茶味 互融共促”文明實踐等3個項目已入選三明市精神文明創建典型示范項目。
將樂縣環衛工人休息驛站
二、以創建推動改革攻堅發力
一是啟動文明集市創建。廣泛開展“星級文明集市”創建活動,示范帶動城鄉農貿市場建設,守護好“小菜籃”里的“大民生”。通過制定建立健全集市管理機制、嚴管監測上市商品質量、嚴格監管各類經營行為、整頓優化市場環境、強化對經營戶的宣傳引導等五大創建任務,推動農貿市場建設、管理、運行機制改革。其中,白蓮鎮圍繞創城工作要求,通過健全管理機制、合理規劃布局、保障市場運轉對農貿市場進行改造提升,目前已有效解決商販占道經營、秩序混亂、環境臟亂差等頑疾。二是打造大愛三明品牌。以溫暖民心、愛心助學、關愛健康、就業援助、志愿同行、褒揚善舉“六個專項行動”為抓手,動員社會各界投身扶弱、助殘、幫困、托幼等公益慈善事業。目前已新建2個助餐點長者食堂、2座環衛工人休息驛站,組建48個家庭醫生團隊,家庭醫生簽約總數5.3萬人,開展10余場“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等活動,設置“愛心驛站”,常態化開展“青心同行送清涼”“一杯擂茶 溫暖將樂”關愛活動。進一步弘揚志愿精神,推動“大愛三明 情暖將樂”主題品牌活動走深走實,增創將樂縣精神文明建設新優勢。三是深化文明鄉風建設。實施文明鄉風塑造行動,細化分解重點任務,按照工作要求倒排進度、落細落實。制定《將樂縣深化移風易俗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核心價值觀融入、德治水平提升、突出問題攻堅、典型示范引領、基礎設施完善、美麗鄉村建設等六大行動的38項重點任務,以“天價彩禮、大操大辦、薄養厚葬”為整治重點,推動3個問題突出鄉鎮開展集中整治,全力打造4個移風易俗典型示范鄉鎮,扎實推進農村婚俗殯葬改革。截至目前,全縣14個行政村建成村辦食堂,31個行政村建好“百姓說理之家”。
將樂縣組織開展應急救援知識宣傳文明實踐活動
將樂縣全民健康志愿服務隊開展愛心義診志愿服務活動
三、以實踐助力改革全面升級
一是培育典型示范項目。縣委高度重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拓展工作,批準設立將樂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事業單位,核撥3個事業編。同時組織文明辦志愿服務骨干及社區書記到其他縣(市、區)取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工作經驗,制定《關于培育新時代文明實踐典型的方案》,梳理重點項目清單,著力打造10個示范所(站),以點帶面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實現從“規范化”到“高質量”的提檔升級。積極培育挖掘特色志愿服務項目,已申報參加三明市志愿服務大賽項目8個。二是量化市民文明行為。積極探索推進新時代文明“積分制”,依托三明市市民文明積分平臺,啟動將樂縣市民文明積分工作,通過建立市民文明檔案,實施文明積分褒獎激勵,吸引廣大干部職工群眾參加文明積分活動,用“小積分”激活“大能量”,潛移默化帶動市民文明行為養成。目前已協調縣體育中心、玉華洞風景旅游區、烘焙快車、瓊偉超市等愛心商家加入三明市市民文明積分平臺,提供可兌換的商品或服務。三是延伸文明實踐張力。成立鄉村講師團“新風尚”宣講小分隊,以樹立公共意識、踐行公共道德、遵守公共規范、推行文明禮儀為重點,大力宣傳和普及文明常識,引導市民自覺遵守公共秩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托全縣15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推動各級文明單位深入開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上網、文明養犬、垃圾分類等主題實踐行動168場次,讓崇德向善、知情達禮的將樂人成為文明城市“新標識”。(將樂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