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5月9日訊 道德建設先進典型光芒閃耀,志愿服務亮點紛呈,文明實踐成果豐碩……福清道德建設先進典型與志愿者們攜手共赴“文明之約”,擦亮文明城市最美底色。
“大愛福清”打造文明新名片
“消殺工作要仔細,要遍及小區每一個角落,連一個垃圾桶都不能‘放過”“比起醫護人員的日夜不休,我們的力量微不足道”……3月19起,“中國好人”薛建波帶領團隊志愿者奔赴各村、各老年人活動中心開展環境消殺、疫情防控、幫扶慰問等志愿服務活動。截至目前,共為村民分發口罩10000多個,幫扶慰問困難群眾50多戶、送上慰問金11萬余元。
同薛建波一樣,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福清各級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紛紛投身疫情防控一線,主動配合工作人員開展核酸檢測、物資調配、流調溯源等工作,彰顯先進典型的榜樣力量和責任擔當。
近年來,福清市健全完善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典型推薦評選、宣傳引導、作用發揮、幫扶禮遇四大機制,堅持培育與挖掘并舉、宣傳與推廣并重,持續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推選宣傳活動,線上線下同頻共振,營造爭當好人、爭做好事的濃厚氛圍,不斷放大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響力。近年來先后涌現出全國道德模范1人、“中國好人”10人、福清市級以上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209人。
志愿服務構筑文明新風景
“請戴好口罩,按照1米線排隊”“請出示健康碼、行程碼,并測量體溫”……在核酸檢測現場、高速路口、火車站、汽車站,志愿者們提醒市民群眾做好防護措施、落實疫情防控政策;在福清的大街小巷,志愿者們積極開展疫情防控、交通勸導、扶貧濟困、心理咨詢、愛國衛生、移風易俗、鄉風文明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用貼心周到的服務傳遞愛心和溫暖,贏得了群眾點贊。
近年來,福清市不斷完善志愿服務工作機制,持續擴大志愿服務覆蓋面,積極打造志愿服務品牌,組建了各具特色、覆蓋廣泛的志愿服務隊伍,設計有主題、有特色、有內容的志愿服務項目,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同時,精心打造“志愿福清”線上平臺,強化志愿服務規范化、規模化、專業化、制度化、品牌化建設,全市共有志愿服務隊2465支,實名注冊志愿者21.48萬人。
此外,還培育扶持了薛建波學雷鋒志愿服務中心、紅心關愛聯合會、國網福清市供電公司等一批優秀的志愿服務組織,評選表彰了一批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先進個人、組織和項目,并積極向上選送優秀典型。去年,共有2名志愿者獲評省級“最美志愿者”,1支志愿服務隊伍獲評省級“最佳志愿服務組織”。
文明實踐展現城鄉新氣象
“婚事新辦不啃老、喜事小辦不浪費、白事簡辦不迷信”“喪事從簡,提倡‘一先四不’,即先火化,不擺靈堂、不吊唁、不送殯、不辦酒”……日前,龍田鎮樹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志愿者積極開展殯葬改革移風易俗宣傳月活動,營造人人知曉、戶戶受教的深厚氛圍,有力推動移風易俗深入人心。
樹下村是福清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福清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發動黨員干部、志愿者等開展全方位、多角度、廣覆蓋的宣傳教育及志愿服務活動,讓文明新風深入民心,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近年來,福清市突出思想引領、文化引領和實踐引領,堅持“先行先試、梯次推進”的辦法,高標準打造市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并選擇51個樣板村(社區)先行試點,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目前,全市已建成24個鎮(街)實踐所和494個村(社區)文明實踐站,基本實現全覆蓋。
同時,發揮省級鄉村講師團和業余講師團近800名講師作用,用群眾熟悉的“鄉音”,通過文藝+理論、互聯網+宣講、方言+宣講等新穎手法,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掃黑除惡、移風易俗等主題宣講。組建了一支“新時代宣傳師”志愿服務隊伍,抽調18名精干宣講師常駐實踐中心開展宣講活動,并深入各基層所(站)宣傳黨的創新理論。(福清市委文明辦報送 通訊員 陳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