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攢的紙皮兌換了積分,房前屋后打掃干凈還有獎勵的積分!”近日,羅源縣白塔鄉南洋村村民蘭寶金扛著一摞紙皮來到村里的積分兌換超市,高高興興地換取了生活用品帶回家。自從有了積分制,蘭寶金一家節約了不少生活開支,“搞衛生”的熱情越來越高。去年以來,福州市在永泰、羅源、福清、長樂等4個縣(市、區)試點推廣文明積分制,用積分排名榮譽、兌換生活用品等方式,引導農民主動參與家園清潔行動,激發農民投身鄉村振興的意識,不僅扮靚了鄉村環境,還吹來了文明新鄉風。(4月26日東南網)
行走野外,大片大片金黃色的油菜花盛開,秀美風光美不勝收;漫步村內,家家戶戶“春色滿園關不住”,處處綠意盎然,鄉村環境煥然一新。這份美麗,離不開文明積分制的推動。福州推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文明積分制給農民帶來的新收獲,積分獎勵,讓農民在改變人居環境,推進鄉村文明上變被動為主動。
文明積分讓鄉村“里子”“面子”一起美。群眾打分,公平公正,讓文明積分制成為了打掃衛生的個人自覺。積分高,不僅憑積分可到“文明超市”兌換米、油等日常生活用品,還能登上村口宣傳欄上的“紅榜”,可以參評“星級文明戶”等,此舉一舉多贏,讓鄉親們既有“里子”,又有“面子”。
推廣文明積分制,實施“紅黑榜”等管理方法,真正達到了以評促整、以整促潔、以潔促美。要讓鄉村文明更上一層樓,文明積分制可以創設各種新模式,比如“可回收垃圾積分+農戶文明分”的“文明雙積分制”,農民不僅可以通過房屋整治、污水處理等獲得通用的文明分,還可憑借整理可回收垃圾獲得專項積分,讓文明積分遍地開花,截至去年年底,28個試點村共發放文明積分43610分,創建省級“美麗庭院”示范戶95戶、市級“美麗庭院”示范戶850戶,考評出一星級文明戶1903戶,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美麗鄉村建設新抓手。
環境美了,格局也大。文明積分讓鄉親們收獲更多。據悉福州各地制定了不同的積分標準,涉及全村治理、日常管理、鄉村振興等多個方面。如今,村民在環境衛生整治、參與愛心幫扶、文明勸導、平安巡更等方面做得好,都可以獲得相應積分,小積分成為了村民優先參評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等榮譽。如今,村子美麗了,群眾精氣神也上去了。由此看出,以文明積分制為抓手,通過小積分來“撬動”農村人居環境大提升,推進鄉村文明風尚提升,道德水平更上一層樓,促進鄉村振興一日千里。(晉安區委文明辦 南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