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文明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思想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各地環境保護在加強,生態環境在好轉,生態文明建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顯著變化。但是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始終堅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人人參與,生態文明建設重在實踐與推動,通過實踐與推動,不斷提高環保質量,使生態環境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
做生態文明建設實踐者推動者,就要必須始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一方面必須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原則,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通過植樹造林活動,多做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好事,讓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另一方面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加快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加快制度創新,增加制度供給,完善制度配套,強化制度執行,保證生態文明建設決策部署落地生根。
做生態文明建設實踐者推動者,就要樹立生態文明是全社會共同責任。一方面保護生態環境,做到人人有責,必須人人參與。作為廣大黨員干部,就要當好環境保護的義務宣傳者,向身邊的人宣傳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做到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使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全體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從小培養勞動意識、環保意識、節約意識,勿以善小而不為,從一點一滴做起。另一方面就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植綠護綠、關愛自然的傳統美德,持續推進全民義務植樹工作,創新方式方法,加強宣傳教育,科學、節儉、務實組織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持之以恒抓緊抓好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讓人民生活更美好。(大田縣委文明辦 高上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