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北5箱,城南5箱,七都10箱!”
“20人管的來這里登記,單人管的在隔壁......”
志愿者轉運核酸檢測樣本。蕉城區委文明辦 供圖
4月24日上午,在蕉城區核酸樣本送檢轉運中心,隨著一輛輛載有來自全區各街道鄉鎮核酸采集樣本車輛的駛入,現場工作人員這樣的對話,已經重復了無數次。樣本接收、消殺、登記、轉運送檢、空箱領回,工作人員正緊張有序地忙碌著。
志愿者登記分配核酸檢測樣本。蕉城區委文明辦 供圖
“北山1箱,河乾5箱,東岐3箱...... 這里有3000余人的核酸采集樣本。”當日上午11時,剛剛進站的七都片區轉運員巫潔華邊整理樣本箱邊說道。只見他穿著防護服,戴著防護面屏,快速從車中取出標本箱,搬下轉運車輛,在登記消殺后移交給轉運中心工作人員,再領取樣本空箱,以最快的速度趕回七都核酸采樣點。隨后這些樣本被迅速送往寧德市醫院進行檢測。
志愿者轉運核酸檢測樣本。蕉城區委文明辦 供圖
轉運中心負責人林鍵告訴記者,蕉城區全員核酸檢測的每一天共有80余部車輛來回穿梭于各鄉鎮街道核酸采樣點與轉運中心,承擔著全區核酸樣本轉運工作。而轉運中心則配有10部車輛集中運輸樣本至蕉城總醫院、蕉城區疾控中心、寧德市醫院、福安閩東醫院、福鼎市醫院、福鼎太姥山醫院等檢測點。
志愿者轉運核酸檢測樣本。蕉城區委文明辦 供圖
“轉運中心現場有來自林業局、衛生監督所、衛健局共16名工作人員,我們會提前做好第二天的核酸樣本檢測點轉運方案,樣本一到,在經過登記消殺后,立即轉運至檢測點。4月22日至24日,我們共接收了核酸樣本近10萬管。”林鍵說。
“早一分送達,就少一分風險!”記者了解到,為確保所有樣本能及時準確送達,轉運中心這群“與時間賽跑”的先鋒“戰士”在早上6點半前就要到崗,6點40分第一批樣本到達,便開始第一波轉運工作。轉運中心是一個戶外作業臨時點,而連日來氣溫升高,且轉運高峰期集中在上午十點至十二點,正是一天溫度最高的時候。
志愿者轉運核酸檢測樣本。蕉城區委文明辦 供圖
“快一點,再快一點!”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核酸檢測組副組長霍立中告訴記者,轉運中心于4月22日啟動,自轉運工作開展以來,蕉城區范圍內的所有檢測樣本均及時準確送達至檢測機構,為核酸檢測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