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圓滿落幕,一萬八千多名志愿者,宛如小雪花,身影遍布賽場內外的各個角落,用努力與熱情,服務于各個崗位,保證了每一個細節,來自山城周寧的魏伊寧就是其中一名。
4月7日,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志愿者的魏伊寧,結束了在駐地的隔離期與健康檢測期,也結束了此次志愿服務生活,收拾好行李,返回久違的校園。
魏伊寧在裝飾志愿者之家。魏伊寧 提供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圓滿落幕,一萬八千多名志愿者,宛如小雪花,身影遍布賽場內外的各個角落,用努力與熱情,服務于各個崗位,保證了每一個細節,來自山城周寧的魏伊寧就是其中一名。
4月7日,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志愿者的魏伊寧,結束了在駐地的隔離期與健康檢測期,也結束了此次志愿服務生活,收拾好行李,返回久違的校園。
魏伊寧在裝飾志愿者之家。魏伊寧 提供
“圓了小時候的夢想”
今年25歲的魏伊寧,奧運情節由來已久。她的爸爸是一名體育迷,把對運動熾熱的愛傳遞給了她。2021年,在看到北京冬奧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時,作為北京林業大學研究生的魏伊寧第一時間就在官網報了名,通過層層選拔后,她成功加入志愿者隊伍,并在完成了通用培訓、專業培訓、場館培訓和崗位培訓等四個階段的培訓后正式開啟了她的冬奧之旅。“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我們一家守候在電視機前一起觀看比賽,如今,我懷揣著小時候的夢想來到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魏伊寧說道。
2月17日,北京冬奧會主媒體中心舉行賽時第十三場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聚焦北京冬奧會的“幕后英雄”志愿者,魏伊寧作為志愿者代表,登臺“當主角”坐在正中間。她的左手邊是國際奧委會新聞發言人馬克·亞當斯,右手邊是北京冬奧組委新聞發言人嚴家蓉。
“一開始她沒有告訴我們報名志愿者的事,直到她通過了選拔,才和我們說今年不回家過年了,要去當北京冬奧志愿者,我們當然很支持她。她服務了一個多月后,我們居然在電視新聞上看到她代表志愿者在新聞發布會上發言,為她感到驕傲和自豪?!蔽阂翆幍膵寢屩軅惷氛f,“她從小就熱愛志愿活動,會利用寒暑假到社區去當義工,還到內蒙古去支教,所以這次她去當北京冬奧志愿者,我們也不感到意外。”
“能作為志愿者代表,為所有‘小雪花’表達心聲,我感到非常榮幸。緊張是難免的,但我得到了很多支持和鼓勵,上臺時我口袋里還揣著志愿者伙伴特地給我鉤織的小雪花。”魏伊寧說,“上臺之后,看到眼前這些在同一個場館一起工作了幾十天的媒體朋友們,我反而放松下來。發布會結束后,在現場的工作者和志愿者對我給予了肯定,心里是滿滿的感激和高興?!?/p>
“讓志愿者感受到家的溫暖”
魏伊寧是一名來自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研二學生,在學校時就一直在學生組織和社團里鍛煉,有很強的交際協作能力。在志愿者報名時,她毅然決然選擇了主媒體中心志愿者領域。該領域的志愿者被稱為“志愿者的志愿者”,通過設計、開展多種形式的激勵保障活動給志愿者提供互動交流平臺、加油打氣補充能量、最大可能讓志愿者放松神經、調整狀態。
在主媒體中心的志愿者之家,魏伊寧主要負責志愿者激勵保障工作?!耙婚_始志愿者之家是個空曠的板房,我們團隊利用12月崗位培訓的時間,以‘交互、共享、能量、溫暖’為理念精心設計布置這里,用鮮花綠植、水缸金魚、環保紙家具等裝飾分區,把志愿者之家變成一個溫馨溫暖的地方,期待其他志愿者在正式進行服務的時候,能在這里感受到家的溫暖。”
“媒”日貼貼打卡、冬奧主題徽章抽取、志愿之星評選活動、新春主題游園活動、物質保障……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魏伊寧和同領域志愿者伙伴們主動服務,為志愿者們提供了各式各樣的激勵保障服務,滿足志愿者日常放松解壓需求,豐富服務生活。
“我和魏伊寧是同一個領域的志愿者,在和她相處的這段時間,我被她身上那種積極、自信所感染。她的個人能力比較突出,尤其是組織能力,服務期間,在她的組織協調下,我們的各項活動都進展有序。”2022年北京冬奧會主媒體中心志愿者領域志愿者主管施孟妤說。
“這是我一生難忘的經歷”
回想起到崗第一天的場景,魏伊寧仍然記憶猶新。“1月4日,我們作為最早一批志愿者進入閉環。那時候場館里人不多,整個場館就宛如一個嶄新的畫布,我非常期待大家會用什么樣的方式,來將這塊畫布填滿。”冬殘奧會結束后,主媒體中心進行了全面的清理,以面臨賽后的新一輪建設,這幅由所有曾在這里揮灑汗水的“冬奧人”共同繪成的畫卷緩緩合上,魏伊寧心里感到萬分不舍。
談及在志愿工作中,最讓魏伊寧感動的事是在奧運花束復刻的過程中,她給志愿者們準備絨線等材料,并服務他們進行花束鉤織。其中有一個語言服務領域的志愿者,利用材料親手為魏伊寧鉤織了一片小雪花,并送到了她的手上,對她表示感謝?!白鳛榧畋U瞎ぷ鞯闹驹刚撸且豢涛冶凰盍恕N覍⒛瞧⊙┗ㄅc我的志愿者雪花徽章組合在一起,掛在我胸前,一直陪伴我到冬殘奧會結束。它時刻都在提醒我的志愿初心,讓我做得更好?!蔽阂翆幷f。
因為此次志愿服務,魏伊寧在冬奧場館里過了第一個沒有家人陪伴的生日,也是第一次沒有回家過年,但對她來說,一點也不遺憾。
“此次志愿者之行,我見證著志愿者們的熱情與擔當,守護著志愿者們的能量與溫暖,感動于志愿者們的微笑與汗水;向媒體人學到了敬業和高效,也向運動員們學到了專注與拼搏。在服務中,我也切實感受到個人價值與國家發展、社會進步之間的緊密聯系?!蔽阂翆幷f,這段冬奧之旅,讓她收獲了用自身能力關心幫助他人的成就感和為國家、為社會做貢獻的價值感,收獲了懷揣同樣熱愛、攜手同行、一起進步的伙伴滿滿的溫暖和愛。這將會是她一生難忘的記憶,志愿者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也會一直影響著她,給她愛、力量和繼續向前的勇氣。(閩東日報 通訊員 魏知秋 黃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