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澤機關幼兒園的教師志愿者在采集核酸信息
文明風4月21日訊 三尺講臺,教書育人,他們是可親可敬的人民教師;疫情來襲,身先士卒,他們是義無反顧的抗疫先鋒——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全市13萬名教職員工人人參戰。參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教師有28.1萬人次,其中先鋒隊或其他較長期選派支援教師1.95萬人次,選派短期支援社區抗疫教師26.15萬人次。泉州教育系統干部教師投身于基層疫情防控,以實際行動詮釋教育人的責任與擔當;百萬學生也通過參與校內服務、居家以“藝”抗疫、傳播“戰疫心聲”等多種方式,助力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師生共同譜寫了一首砥礪同心、與愛同行的抗疫協奏曲。
身份切換 教師成“多面手”
疫情發生后,數以萬計的教師主動請纓做志愿者,義無反顧穿上防護服奔赴抗疫一線;回家脫下“戰袍”,坐在電腦前,又是一位諄諄教導的師者,他們化身“主播”線上授課和教研,用真誠付出踐行師者擔當。
疫情期間,每天凌晨2點半,豐澤區教師進修學校的柯秀妹就早早起床,給當醫生的兒子準備早餐,因為他要在3點半前到達醫院集中下一線采集核酸。為了讓他多睡一會兒,她小心翼翼地,生怕弄出一點點聲響。兒子出門后,作為志愿者的她,在凌晨5點前趕到寶山社區檢測點開始志愿服務。到了晚上,忙碌一天的柯老師回到家中,跟其他教研員一起開展線上教研。
“作為黨員教師,就應該克服困難,舍小家為大家?!边@是泉州市培元中學政教處主任游立林的心聲。疫情期間,他既要進行線上網課教學,還要處理學校師生疫情防控工作,還多次參加社區核酸檢測現場志愿者工作。在接到核酸檢測實驗室輔助工作任務后,他安頓好重病后生活需要護理的妻子,義無反顧地隨隊集結出發。在實驗室里,面對海量的流調數據,他經常需要通宵熬夜,片刻不停地比對采集上來的特殊人員追蹤溯源信息,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數據支撐。
在泉州東海中學,教師們一邊全員抗疫,一邊狠抓教學質量。該校被征用為核酸采集點,共進行了28輪核酸檢測。學校全體教師在全力保障采集點各項服務工作之外連續作戰,分批次到東美封控區、前坂社區、霞淮社區等參加志愿活動。他們每天凌晨4點多就出門,回來后又要馬上開始另一陣地的戰斗——承擔網課教學。學校嚴控線上教學質量,加強家校聯動,教師認真負責,確保學生學有所獲。
本次疫情以來,全市廣大教師沖鋒在前,化身宣傳員、篩查員、引導員、守護員等,同時兼顧了線上教學,確保戰疫和教學“兩不誤”。
下沉一線 干部不懼艱險
泉州市教育系統的干部職工也下沉一線,藍衣為甲、晝夜奮戰,踐行著“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初心使命。
3月28日,豐澤區教育局下沉金帝花園封控區的工作人員在風里雨里,蹚著水用板車一趟又一趟將物資及時運送到各樓棟,衣服、鞋子全部濕透,已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汗水。“急群眾所急,我們的心是火熱的!”該工作專班從3月24日起進駐金帝花園,十多名工作人員服務2000多名居民,不厭其煩地整理居民下單物資,查驗接收、消毒、分棟堆放、搬運配送,晚上還要輪流門口值班。
“您好,我們是社區志愿者,麻煩您配合提供下核酸檢測信息……”4月7日上午8點開始,泉州市教育局黨員干部葉晉昆與網格員就馬不停蹄地“掃樓”。3月18日起,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火速集結55名黨員、干部組成下沉一線抗疫工作隊,奔赴鯉城區海濱、鯉中街道,先后參與36個封控區(點)的封控值守工作。4月7日解封后,全體干部轉戰社區、卡口服務,在“清街、掃樓、補網”專項行動核底數、補漏洞,共全面排查住戶5061戶、12476名。4月8日,市教育局選派10名干部下沉泉州輕工職業學院,現場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各縣(市、區)教育系統的黨員干部、教職員工也紛紛下沉村莊、進入社區,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疏導情緒 “心理醫生”有妙招
抗疫過程中,泉州的廣大教師把身邊鮮活、厚重的抗疫故事,轉化為思政教育的“活教材”;心理教師還化身“心理醫生”,積極參與心理疏導工作。
疫情期間,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的全體輔導員以校為家,呵護著1萬余名學子。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不少學生情緒波動,輔導員針對不同情況,將關心、輔導精準輻射到有需要的學生身上。對于班級干部,輔導員李穎會每天一對一談話,以“輔導員—班長—舍長”的網格化管理模式,將“認真做好防護就是對抗疫作貢獻”的理念傳遞給每一位學生;對處于健康監測中的學生,輔導員林秋雙則發揮心理學專業優勢,“一對一”解答具體心理問題;輔導員涂啟坪和黃麗春為在外實習的畢業班學生開展求職輔導、心理疏導……
3月25日,接到鯉城區海濱街道求援,泉州五中心理老師劉良材立即加入他們的微信群。劉老師及時了解居民的所思所想,向大家推薦一些身體掃描練習、助眠練習等,讓居民的情緒得到了有效緩解。
據了解,各縣(市、區)學校均派出心理老師參與到隔離點的心理疏導工作中。參與教師達到了531人,隔離點接受心理輔導、干預的達到3700多人次。1400多所學校開展了心理家訪活動,受訪的學生家庭達到88萬多戶。41所城區小學與晉江市陳埭、池店兩個鎮的41所小學開展“點對點”結對互助,溫暖“新泉州人”。
互幫互助 學生貢獻青春力量
教師的言傳身教,春風化雨般影響著學生。許許多多的青年學生,毅然吹響青春集結“沖鋒號”,為抗疫貢獻力量。
“我志愿加入抗疫一線,履行黨員義務,主動擔當作為!”疫情剛發生時,華僑大學醫學院就收到了多份來自臨床醫學本科實習生黨員的“請戰書”。3月15日起,在華大附屬海峽醫院實習的臨床專業本科生到達豐澤區千億山莊,展現出醫學院學子“能吃苦、能戰斗、能奉獻”的品質。華大建筑學院師生合力奮戰,完成了江南街道疫情期間社區管控圖、核酸點位圖、社會治理區域網格優化調整方案、隔離酒店和關聯區防控圖等工作任務,用專業力量助力抗疫工作?!澳軌蜻\用專業知識幫助家鄉抗防,是我一直想要做的。”2017級建筑學本科生陳正泉說。
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學子們用實際行動展現了青年的擔當和力量?!?0后”青年志愿者扛起大旗,參與校內服務,開展疫情防控政策宣講、搬運物資、配送各宿舍餐食等工作。“在一個月的抗疫志愿者生活中,見證了許多感人瞬間。竭盡所能,幫助他人,服務社會,我感到很自豪?!?020級公共衛生管理班方毅超感慨地表示。截至4月18日,該校累計上崗青年志愿者6910人次,服務時長34550小時。
青年志愿者奮勇沖鋒,而“宅家”的廣大學生,也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為抗疫“加油”。他們以創作視頻、歌曲、詩歌,以及朗誦、繪畫、手工等豐富的形式,匯聚抗疫的點滴力量。
泉州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局長劉殊芳說,教育系統將用好疫情防控“活教材”,上好戰疫思政課,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涵養高尚品德,努力成長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泉州晚報記者 曾聰虹 通訊員 陳華森 金劍 蔡國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