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4月19日訊 為更好地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東山縣以問題為導向,推行“路長制”,17名處級領導上街當“路長”,“分包”全縣21條主次干道,常態督查城市日常治理工作,助力城市文明創建。
自從當了“路長”,不打招呼“逛馬路”成了東山縣副縣長張榮聰每周的“必修課”,上街看到亂堆亂放等小事要管,遇上群眾反映強烈、單位部門為難的棘手問題更要現場辦公“快刀斬亂麻”。
針對去年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今年2月,東山縣實施“路長制”,17名處級領導“分包”全縣21條主次干道,每位路長半個月至少到掛鉤道路巡查一次,針對門前三包責任制落實、廣告招牌設置、公廁、垃圾分類、建筑工地、交通秩序、市政設施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情況等8方面進行督查,推進城市管理日常問題快發現快處置,推動城市管理由“單點管理”到“多點管理”“單兵作戰”到“多方參與”“延遲處置”到“及時處置”轉變。
東山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朝玲介紹說:路是東山創城的突顯問題,所以今年我們推行“路長制”。以往道路都是以城管為主在負責,現在是各部門齊抓共管,形成發現、協調、解決的閉環管理鏈條,可以切實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自東山縣實行“路長”督查機制以來,首輪“路長”巡查已覆蓋全縣21條主次干道,路長巡查反饋關于環境衛生清理、市政設施修復、機動車亂停放等共性問題8類102條,各路長掛鉤單位均已對接有關牽頭單位進行整改。東山縣還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推動“創城+創意美學”“創城+谷公精神”“創城+生態旅游”,將創意美學理念融入創城工作,協同推進馬鑾灣、金鑾灣、南門灣、嶼南灣 、西埔灣五個海灣生態環境整治,打造東山特有精神文明建設品牌和“詩畫海岸”打卡目的地。 (東山縣委文明辦、東山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