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車道查驗登記工作有序開展 吳開梅攝
文明風4月18日訊 當前疫情形勢復雜,高速公路出口作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對落實“外防輸入”工作尤為關鍵。為發揮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口作用、保障高速口車輛的通行與群眾生命健康,閩侯縣積極組織志愿者成立應急預備服務隊(以下簡稱應急服務隊)駐守福州(祥謙)高速出口,充實高速卡口一線防疫力量。
“您是從中風險地區來的,請帶好相應色卡,往前還有工作人員為您進行相關登記。”“您好,請出示健康碼行程碼,配合進行體溫檢測。”……
炎炎烈日下,志愿者堅守崗位 吳開梅攝
4月14日下午,記者在福州(祥謙)高速出口看到,身穿工作服、頭戴防護面罩的志愿者們頂著烈日對車輛逐一進行來處查驗,并分發相應的顏色卡片。
在查驗登記處,志愿者們密切配合,嚴格執行“三查一問”、測溫、登記等規程,確保不漏一車、不漏一人。同時,面對不理解的司乘人員做好耐心解釋和提醒。
記者了解到,為嚴格落實好“外防輸入”工作要求,鞏固閩侯縣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工作成果,根據縣委的安排,縣委組織部抽調人員派駐祥謙鎮,充實高速出口的疫情防控工作力量,協助牢牢守住“外防輸入”的關口。
“我們是第一批脫產派駐增援祥謙高速出口10支隊伍中的1—5小隊(共50名干部),派駐時間從4月12日到16日,每天實行四班倒,確保24小時在崗在位開展工作。后期將由另外五支小隊的50名干部進行輪換。”第5小隊隊長、縣社科聯副主席宋威威一邊忙著為司乘人員查驗一邊告訴記者,本批次志愿者根據祥謙鎮的安排,主要負責在高速入口(道1)和查驗處(道2),嚴格對來往的小車和貨車進行識別查驗、登記相關信息等工作。
當日下午3時許,忙碌之后的志愿者等到了片刻的喘息時間,換班后的志愿者第一時間選擇補充水分。
“最近升溫比較快,中午這個班次最熱,戴著防護口罩和面罩穿行在車流之間,幾分鐘下來,汗珠從兩鬢流下,后背也已浸濕。時間一長衣服都是濕了干、干了又濕。在高速卡口進行志愿服務,除了風吹日曬、四班倒工作導致的時差等身體上的疲憊,以及封閉式管理顧不上家庭的擔憂,還面對著高速出入口站車流量大、防疫任務重的心理壓力。”宋威威抹掉臉頰上的汗水笑著表示。
志愿者深夜開展志愿服務,對司乘人員進行相關信息查驗 受訪者供圖
他說,雖然志愿服務工作強度大,但卡口的志愿者們都以嚴格、細致的工作作風,堅守在崗位一線,不管工作環境多么惡劣,任務多么繁重,始終認真負責地對來閩車輛進行排查,為做好閩侯疫情防控工作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作為第一批派駐增援高速出口的應急服務隊,為確保增援工作規范高效,我們第一時間成立了臨時黨支部,每支隊伍內部都有黨員干部擔任聯絡員,加強隊員之間協調和幫助。此增援行動,既是參與,更是分內之事。”縣委組織部組織科副科長陸小芳告訴記者,從駐扎的第一天起,應急服務隊內每名干部都迅速轉變角色,發揚“主人翁”精神,全身心投入高速出口疫情防控工作中。作為黨員干部,大家有信心、有決心守護好“福州南大門”。(閩侯縣委文明辦供稿 吳開梅 陳世滎 劉思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