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叔叔,大白阿姨,可以請你們過來一下嗎?”4月14日,一聲稚嫩的聲音打破了伯爵酈城值守點內緊張的氛圍,一名小女孩用力揮舞著手中的信封,向工作人員打招呼。“這是我給你們寫的信,你們一定要看哦!”女孩鄭重地將信遞到了工作人員手中,然后蹦跳著離開了。
小女孩寫給志愿者的感謝信。蕉城區委文明辦 供圖
工作人員們小心地打開信,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稚嫩的字體,信中寫滿了對“大白”們的感激與叮嚀。“她特意畫了只喝水的貓,提醒我們要多喝水”“信中被畫滿了愛心誒”,大伙兒爭相傳閱著這封信,賞析著信里的種種細節,記錄信件的快門聲此起彼伏。
“這是我在戰‘疫’一線的一個月里,收到過最好的獎勵。”城南鎮宣傳委員黃育文十分感慨。
小女孩與志愿者合影。蕉城區委文明辦 供圖
以我之畫,頌你偉大。同日,福洋村工作人員葉金秀也收到了一件“厚禮”。在為隔離人員進行上門核酸采樣時,一名小女孩害羞地低著頭,雙手遞上了一幅畫。“姐姐,這幾個大白,是你和你的同事。你們拿著劍,幫我們殺死病毒。另外幾個是太陽公公,陪你們一道驅趕陰霾,讓你們不孤單。”聽著小女孩繪聲繪色地講解,葉金秀感動地對她說:“有你們陪我,我一點都不孤單。”
幼童的關愛,不僅蕩漾在畫筆中,更扎根在承諾里。在后山村的核酸采樣點上,8歲的小鐘成了點位上最小的“志愿者”,他同家人一道為核酸點的工作人員搬運物資。一大桶礦泉水、幾把長凳、一箱零食……小鐘步履踉蹌,紅撲撲的臉上寫滿了“費勁”,大口大口地喘著氣,但他卻拒絕任何人的幫助,堅持把物資送到工作人員面前。
“等我長大了,換我守護你們”。小鐘又一次將物資搬到了工作人員跟前,喘著氣承諾道。(蕉城區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