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4月14日訊 今年以來,福清市委文明辦認真按照中央和省、福州市的部署要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弘揚文明新風,涵養良好社會風氣。
宣傳發動 營造濃厚氛圍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福清積極宣傳發動,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移風易俗工作。
通過報紙、廣播、電視、戶外廣告等載體宣傳禁止現場祭掃、倡導網絡祭掃。在公共場所張貼移風易俗宣傳條幅300余條、發出《關于深化移風易俗、加強疫情防控的倡議書》1萬份。
結合“駐村訪民情、串門話發展”“兼職委員”等活動,把移風易俗工作作為各級領導干部駐村調研的一項重要內容。干部深入基層勸導外出人員、海外鄉親在清明節期間不返鄉,并做好祭掃人員勸返工作。今年已累計組織安排人員200多人次,深入群眾家庭3000多戶。
此外,全市中小學廣泛開展“移風易俗·從小做起”活動,開展移風易俗手抄報、征文、書畫等比賽100余場;開展移風易俗志愿服務活動150余場;發放倡議書1萬余份,將移風易俗工作向縱向深發展。
典型引領 培育示范標桿
充分發揮先進典型、鄉賢、企業家等重點群體在推進移風易俗中的作用,在全市掀起移風易俗熱潮。
福清市委文明辦聯合福清市婦聯推薦評選“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把移風易俗作為參評的重要內容,選樹先進典型,并通過最美故事分享、曬家風家訓等方式,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引導群眾大力弘揚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
重視發揮鄉賢在推進農村各項事業中的重要作用,引導各村成立鄉賢會、各鎮街建設鄉賢館,通過鄉賢引領良好社會風氣。
此外,還要求市鎮村三級干部加強與相關企業家溝通聯系,發動工商聯、異地商會、行業協會等社會力量,動員企業家移風易俗、放下“面子工程”,把節約下來的資金用于捐資助學、扶貧助困等社會公益事業。(福清市委文明供稿 陳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