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千家萬戶幸福安寧,不僅是政治責任,而且是社會責任。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深刻認識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把這件功在當代、利在長遠的大事抓實抓好,全力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撐起一片藍天。
全力推進保護措施落小落細。持續深化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宣傳活動,普及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法規,及時受理投訴舉報,規范涉未成年人宣傳報道,凝聚保護未成年人的廣泛社會共識。一方面通過新時代文明中心活動載體,以社區服務平臺為聯結點,著力凝聚社會教育合力,加強組織領導,完善督導考核機制和保障措施,有力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措施落細落實。另一方面以文明校園創建為龍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發揮德育主陣地作用,全力抓好隊伍建設、活動建設、陣地建設。建立健全各級各類家長學校和家長委員會,大力加強家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庭教育實踐活動,培養樹立家庭教育先進典型,以家庭教育為基礎,多策并舉,以良好的家教家風家訓,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全面構建六位一體保護格局。一是強化家庭保護。全力貫徹落實《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監護人權限與義務,推進家庭監護監督。二是強化學校保護。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完善制度建設,防控校園安全風險,做好校園食品安全管理等。三是強化社會保護。發揮群團組織作用,大力發展未成年人保護領域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活動。四是強化網絡保護。凈化未成年人網絡環境,保障網絡空間安全,規范網絡游戲,有效遏制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過度消費等行為。五是強化政府保護。建設高質量發展教育體系,強化未成年人健康綜合保障,加強和創新未成年人成長社會環境治理。六是強化司法保護。對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侵犯未成年人權益案件依法審理、嚴格執法、妥善處理,同時有效加強未成年人法律援助。
建立健全保護工作協調機制。充分發揮職能部門作用,把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作為民生重要課題來落實,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體系,推動未保工作創新發展。一方面重點建立困境兒童保障機制,為留守兒童簽訂委托監護責任確認書,并建立救助保障長效機制,各地要把未成年人保護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逐年提高低保家庭兒童,對困境兒童優先納入教育資助體系,完善助學金制度。另一方面積極引導社會力量開展專業服務,開展業務培訓與政策宣傳服務,重點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信息進行摸查和需求評估,促進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服務專業化,建立“一人一檔”的紙質檔案和電子信息臺賬,初步形成政府部門多方聯動,社會力量專業支撐的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工作模式,完善志愿服務隊伍建設,讓未成年人在全社會這個充滿關愛和溫暖的大家庭中健康成長。(大田縣委文明辦 高上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