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峰鎮坑黃村黨員志愿服務隊開展全面摸排。 惠安縣委文明辦 供圖
“進出人員請佩戴好口罩,配合工作人員做好測溫、驗碼。”“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一米線”……近日,在惠安縣各個村(社區)、小區、企業的主要通道、出入口,疫情防控宣傳標語、海報橫幅隨處可見,村村響、小喇叭、宣傳車每天循環播報,黨員干部、志愿者身穿紅馬甲,測溫、驗碼、登記信息、維護秩序……
據悉,惠安縣積極探索紅色無疫家園創建模式,創新推行“135”工作機制,從“一套架構、三方聯動、五個到位”著手,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廣泛凝聚黨員、干部、群眾力量,細化宣傳引導、排查管控、環境消殺、物資保障、關心關愛等措施,以最強力量、最嚴要求、最細舉措共同推進紅色無疫家園創建,筑牢基層疫情防控的嚴密防線。截至目前,共推動成立臨時黨支部163個,建立黨員先鋒隊、服務隊、突擊隊414支,設置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673個,組織1.9萬多名黨員(包括1526名縣直黨員干部、537名黨員樓棟長、186名黨員街巷長、525名網格員)沖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切斷病毒在村、社區、小區的傳播途徑,守住第一道防線,助力紅色無疫家園創建。
“在疫情防控中,村、社區是主戰場,小區、網格是責任區,地位非常重要,一定要在‘小門’上把好關。”凈峰鎮坑黃村黨支部書記余冬嵐如是說。為推進“無疫村”創建,凈峰鎮坑黃村采取“黨建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方式,建立和完善“黨建+網格”疫情防控體系,以房屋、樓棟為單位,按照“定格、定人、定責”要求,多元化配備網格長、網格員,明確任務清單,推動疫情防控工作實現“村-戶-樓-網格”閉環運行。“我們主要是發揮網格員‘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組織他們對全村居家人員、外出人員、返鄉人員、特殊群體等情況進行全面摸排,逐一編碼造冊,并實時更新,便于我們隨時掌握最新情況。”
“您好,我們是螺城鎮前型社區工作人員,請問您近期是否到過……”這是螺城鎮前型社區流調組每天重復上百遍的話。據悉,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螺城鎮前型社區設立2個黨員先鋒崗,組建5支黨員志愿服務隊、青年突擊隊等隊伍,動員10名“鄰里志愿者”運用“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的工作方法,開展電話核查和入戶摸排,并建立臺賬管理、逐戶銷號,有效甄別對比重點人員信息,切實做到“不落一戶、不漏一人”。除此之外,前型社區“黨建+”鄰里中心“愛心驛站”還為社區有需求的居民群眾發放口罩2.3萬余個,上門分發抗原試劑150余份,并針對500多名外來流動人員和老人、殘疾人、重點對象,開展入戶摸排和上門服務,切實讓他們感受到鄰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