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4月11日訊 4月5日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清明節。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英烈精神,緬懷先烈、先賢,同時結合當前疫情防控要求,結合漳平市實際,清明期間在全市組織開展了“清明祭英烈”網絡祭奠活動,現將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廣泛宣傳發動,營造氛圍
及時制定下發《中共漳平市委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關于開展“清明祭英烈”網絡祭奠活動的通知》,要求全市各鄉鎮中心學校、中小學、教育集團、市直各中小學根據文件精神認真組織開展“清明祭英烈”網絡祭奠活動,通過家校群、微信公眾號廣泛動員、宣傳,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
新民小學組織學生觀看革命影片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
1.開展“清明祭英烈”網絡祭奠活動。全市各中小學組織學生登錄“福建文明風”網站和福建日報客戶端“新福建”,開展“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英烈精神”2022清明網上祭英烈主題活動,各校組織學生通過網上閱讀先烈的英雄事跡、向先賢先烈鞠躬獻花、點蠟燭、上香、祭酒、抒寫感言寄語等網絡方式向為民族復興、國家富強而英勇獻身的民族英烈致敬,表達追思緬懷之情,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清明期間全市共有7000余名小學生參加網上祭掃活動。
2.開展“清明祭英烈”主題宣傳活動。全市各中小學、幼兒園充分利用國旗下講話、校園廣播站、班隊會課、觀看革命先烈影片、誦讀詩歌、演講比賽、手抄報等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漳平一中組織1000余名未成年人參與“網上祭英烈”活動,通過向革命先烈獻花、看先烈英勇事跡、瞻仰先烈畫像、為先烈留言、重溫入團誓詞等形式來祭奠革命先烈。漳平市永福初級中學以清明節為契機,充分挖掘節日蘊含的傳統文化內涵和愛國主義情懷,開展主題班(隊)會、祭掃烈士墓、詩歌朗誦、網上祭英烈等一系列“清明祭英烈”活動。漳平市第二實驗小學組織三年段全體同學舉行“童心向黨,緬懷先烈”主題中隊會,共編排了《致先輩》《守望》《紅色先鋒》《啊!草地》《紅色記憶》等五個節目致敬先輩,讓同學們在活動中接受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增強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漳平市西園中心學校少先隊開展“敬懷先人、懂得感恩、回報社會”活動,同學們紛紛表示不能讓烈士們的鮮血白流,要向英烈們學習,沿著先烈足跡,接過先烈手中的接力棒,繼承先烈的遺志,勤奮學習,奮勇拼搏,勇敢地挑起建設祖國的歷史重擔,為使中華民族傲然立于世界之林而貢獻自己的力量。漳平市和平中心學校組織學生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舉辦紅色革命故事演講比賽和開展“緬懷先烈,弘揚精神”主題班(隊)會,向革命先烈表達感恩和敬仰之情,引導學生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英烈精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漳平市城隍廟幼兒園組織學生緬懷英烈默哀致敬
漳平市各幼兒園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特點,組織幼兒開展“認識清明”的教育活動,從清明節的由來、習俗、古詩詞、朗誦清明節的詩歌、觀看英烈們的英雄事跡、手工制作、繪畫、制作清明粿等形式讓孩子們了解清明節這個傳統節日,讓幼兒從詩中體會情感、時節知識,同時也在幼兒幼小的播下愛國愛家的種子,引導幼兒學會感恩。漳平市西園中心幼兒園組織學生觀看紅色故事,朗讀一首紅色詩歌,學唱紅色歌曲《王二小放牛》,觀看《雞毛信》《閃閃的紅星》《小兵張嘎》《我熱愛的英雄高建成》等故事,引導孩子深入了解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激發了幼兒愛祖國、愛家鄉、愛他人的情感。
通過此次“清明祭英烈”教育活動,全市中小學生、幼兒進一步了解了烈士們為祖國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的感人事跡,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先烈們那種堅貞不屈、英勇無畏的高貴品質和革命精神,受到了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增強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時對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起了積極的作用。革命烈士的精神將激勵著廣大未成年人珍惜當前,奮發圖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漳平市委文明辦供稿 劉巧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