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梁柱”上陣
防控措施妥當讓人放心
顏章鞏是一名已近不惑之年的網約車司機,“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線,不聚集”成了他最近的口頭禪。維持秩序,測量體溫,幫助老人登記碼,掃碼則是他最新掌握的“技能”。在得知村里出現疫情之后,他第一時間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
“村里防控疫情,需要有人站出來,給大家信心,號召大家一起抗擊疫情,才能更好的戰勝它,這份責任我義不容辭。”顏章鞏如是說。
需要志愿者幫忙時,顏章鞏總是沖在最前面,每次都會提前半小時來到核酸檢測場地協助布置工作,然后等到晚上醫護人員離開后再回家。當談及自己志愿工作中的貢獻時,他卻退到了后面。
“不用拍我,多拍拍醫護人員還有這些老師和學生們,他們的工作積極性都很高,這是他們努力的成果。”顏章鞏在面對記者的相機時說到。他覺得自己還需要完善一些技能,希望接下來多參加抗疫的培訓,多一些準備,可以更好地做工作。
與顏章鞏一樣,五顯鎮軍村村黨總支部副書記、村委會主任顏炳進不僅是全家的頂梁柱,也是村里疫情防控的帶頭人。一接到設置軍村村便民核酸采樣點黃碼專場的任務,顏炳進馬上就和村兩委一道行動起來——人員安排、物資保障、樣本運轉、秩序維護,每個細節安排得妥妥當當。這些前期的準備也確保了后續核酸檢測工作正式開始后的高效有序。
“越是危急時刻,越是考驗黨員的時候,作為五顯鎮唯一的一個黃碼專場便民采樣點,上級信任我們,人民信任我們,我們就會無條件地完成好這項工作。”顏炳進說。
“青年軍”請戰
繪就鄉村抗疫動人風景
95后顏阿美平常工作和生活基本都在集美,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回同安老家了,當得知家鄉出現疫情之后,她第一時間選擇回到了后壩和家人待在一起。
“我是3月14日下午在網上得知村里出現了確診病例,雖然平時在新聞中也能感受到疫情的嚴峻,但當它發生在身邊時,感受還是有所不同,心里多少有些忐忑。”顏阿美說道。
當知道后壩村需要志愿者幫忙的時候,她第一時間報了名,“我是年輕人,體力好,協助村里做好核酸檢測,控制了疫情,就保護了家人。”很快,顏阿美和她的伙伴們用一線忙碌的身影,展現出青春的活力,也繪就出鄉村抗疫的動人風景。
因為核酸信息錄入需要熟悉電腦操作,她和同村另一位90后姑娘主動包攬該任務,在經過基本的操作培訓后,立即加入到核酸檢測信息錄入的工作中。在掃描測試管條形碼時,其它錄入組經常出現讀碼錯位,需要手動輸入,增加了工作量。阿美回憶起鎮里的培訓,判斷這是輸入法沒有轉換的原因。果然,通過簡單的輸入法切換,解決了這個問題,大大提高了錄入效率。
核酸工作從早上一直持續到晚上,十多個小時不間斷的錄入和協助任務,顏阿美已是身心疲憊。忙碌的志愿工作結束后,顏阿美說,抗疫志愿者的經歷將成為她人生中珍貴的一段記憶,切身感悟到了付出、責任與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