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4月8日訊 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挖掘傳統節日內涵,引導廣大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涵江區委文明辦組織全區文明校園積極開展2022年“我們的節日·清明”線上主題活動,倡導文明祭祀,培育文明新風,傳播孝親敬祖、緬懷先哲、追思英烈的民族精神,讓未成年人在追憶英烈中砥礪紅色初心,賡續精神血脈。
線上參與向革命英烈祭祀活動 涵江區委文明辦供圖
云端祭英烈,倡樹文明風
清風拂松柏,清明祭忠魂。清明前夕,涵江區各校紛紛發布“清明云端祭掃”倡議書,號召師生、家長遵守疫情防控的相關規定,做好個人防護,暫緩線下祭掃。并推崇文明祭祀“云思念”的新形式,分享各級文明辦發布的云端祭掃入口,引導師生以網上祭掃、云端追思等方式途徑緬懷先輩,積極通過線上渠道獻鮮花、寫寄語、云敬禮,大力倡導文明新風尚。
手植一綠苗,思念萬古青
俗話說:“清明前后,種瓜點豆”。清明前后是春耕春種的最好時節,植樹也是最好的緬懷方式。涵江區實驗小學、涵江區白塘中心小學、涵西中心小學等校著力培育植樹緬懷、文明祭祖的文明理念,積極動員家長、學生利用閑置空盆或家中空地栽植樹苗,以植樹的方式向先輩表達追憶之情,倡樹綠色低碳的文明風尚。同學們積極響應,在家長的指導下刨坑、種苗、澆水,參與栽植的全過程,感受生命的成長,感悟文明的理念,感恩先烈的付出。
品英雄故事 傳紅色基因 涵江區委文明辦供圖
品英雄故事,傳紅色基因
為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緬懷革命先烈,涵江區第二實驗小學、國歡中心小學、梧塘中心小學等校組織開展了“誦讀紅色故事 緬懷革命先烈”活動,鼓勵同學們在線分享、朗誦英雄先進事跡。同學們講述了海娃智傳雞毛信、李大釗“妙手著文章,鐵肩擔道義”從容就義、潘東子在革命斗爭中茁壯成長、老紅軍的“七根火柴”、珍貴的教科書等紅色經典故事,在誦讀中體悟今日富足生活的來之不易,愈發牢記革命先烈為建立新中國付出的鮮血和生命,更加堅定要為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的信念和決心。
清明主題手抄報《清明》江口中心小學 關俊賢 涵江區委文明辦供圖
豐碑礪童心,筆繪寄深情
春風送花表哀思,手握彩筆寄深情。為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江口中心小學組織少先隊員們精心制作了以清明節為主題的繪畫、手抄報、硬筆書法作品。少先隊員們在制作的過程中了解清明節的來歷習俗,學習流傳至今的時節佳句,感悟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堅韌頑強、樂觀豪邁的革命精神和紅船情懷,以文藝作品為媒介弘揚傳統文化,致敬革命先烈。(涵江區委文明辦供稿 林雅星 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