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實驗小學組織網上祭英烈
文明風4月7日訊 清明時節,是我們緬懷英烈、感恩先人的傳統節日。為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引導未成年人致敬英烈,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寧化縣各中小學開展“網上祭英烈”清明相關活動,營造了文明、綠色的清明氛圍。
網上祭英烈,感先烈之恩。結合疫情防控要求,縣委文明辦發出網上祭英烈倡議,倡導各中小學校、各級文明單位取消實地祭掃,采取居家追思、網絡祭掃、書寫寄語等文明祭掃方式緬懷親人,祭奠英烈。各級文明校園積極制作并廣泛推送“文明過清明·網上祭英烈”倡議書45篇,全縣各中小學校利用集中上計算機課時間組織學生登錄省文明風網站祭英烈專欄,書寫感言,向為民族復興、國家富強而英勇獻身的民族英烈致敬,緬懷革命英烈的豐功偉績,學生參與率近90%。各中小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等還通過“文明福建”“文明三明”等微信公眾號H5頁面,參與獻花、緬懷英烈。其中曹坊中心學校依托當地深厚的紅色資源,積極開展“弘揚長征精神,育紅土地上好少年”系列活動,不斷傳承紅色精神。創建了以曹坊紅色英烈為主題的網上祭掃平臺,并組織師生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
紅旗小學舉辦“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傳承紅色基因”清明節朗誦比賽
清明主題活動,豐富節日內涵。各校通過組織國旗下的講話、朗誦清明詩詞、合唱一首紅歌、創作清明手抄報、拍攝“清明節”主題手勢舞等活動,引導孩子在活動過程中了解清明節深厚的文化內涵。其中:寧化縣連岡幼兒園采取客家娃話客家的有趣疫情防控“三句半”,用客家方言生動地表述清明期間的疫情防控要求;寧師附小、城東幼兒園等學校組織學生和家人一起學做青團,既了解了清明節民俗,又增進了親情,體驗了勞動的快樂;城南小學組織學生學習并拍攝“清明節”主題的手勢舞,歡快的節奏,靈動的手勢,讓同學們對清明這個節氣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其他學校還通過清明主題班會,用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講述清明節的由來、習俗、飲食文化等知識,引導學生充分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和奉獻,珍惜當下生活。(寧化縣委文明辦 邱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