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4月6日訊 又見青草綠,又逢清明時。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寄托著今人對先輩的哀思。在這慎終追遠、緬懷先人、寄托追思的時刻,長樂區各學校開展了形式豐富的“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引導學生們傳承紅色基因、繼承先烈遺志、弘揚優良傳統,不斷增進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的情感,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實驗小學舉行云端升旗儀式(實驗小學供圖)
升國旗 頌英烈
清明節在歷史發展中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清明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緬懷方式,其習俗由來久遠,為此作為新時代的好少年更應發揚傳統,緬懷先烈,在周一學校的云上升旗儀式上,長樂區實驗小學的學生們著裝整齊,肅穆敬禮,認真傾聽著國旗下由優秀學生代表對先烈的致敬之聲。
湖南中心小學的學生們登錄“中華英烈網”觀看直播視頻(湖南中心小學供圖)
云祭祀 寄哀思
每當提及清明,總勾起人們心中的愁緒。縷縷春風,綿綿細雨,訴不盡對革命烈士的無限深情,道不盡對烈士英魂的無盡哀思,為此長樂區吳航中心小學的同學們以網絡祭英烈的形式,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敬仰緬懷之情。長樂區湖南中心小學二部倡導全體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登錄“中華英烈網”等云祭掃平臺并分年段開展“2022·奮進·網上祭英烈”主題網上祭掃活動。1-3年段學生登錄“中華英烈網”觀看直播視頻,4-6年段學生登錄“中華英烈網”觀看英烈故事,全員參與線上獻花、留言互動等活動,認真學習英烈事跡,表達對先烈的崇敬之心、感念之情、傳承之志。
知習俗 識節日
菊花有著“懷念”的意思,清明時節為先人獻上花,可以表達自己對先人的懷念,長樂區濱海新城第一幼兒園的孩子們通過制作手工花,進一步體會到清明節送菊花的含義,懂得了懷念先祖、尊重長輩。長樂區航城中心幼兒園的老師們則用視頻的方式指導孩子們用黏土制作出一顆顆美味的青團,讓孩子們體會傳統節日習俗,體驗動手參與的樂趣。長樂區文嶺中心小學的學生們利用在家上網課的課余時間收集整理有關清明節的傳說和歷史淵源,了解清明節的一些習俗、故事,用文字、畫筆和實際行動表達了對革命先烈的深切緬懷。
文嶺中心小學的學生用畫筆表達了對革命先烈的深切緬懷(長樂區文嶺中心小學供圖)
誦詩詞 悟文化
人間最美四月天,揮去春寒盡清明。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長樂區實驗幼兒園的孩子們用稚嫩的童聲誦讀經典,緬懷先人,共話清明時。通過開展朗誦清明詩歌活動,讓孩子們走進經典,感受語言魅力,致敬革命先輩、英雄烈士,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春風已解千層雪,后輩難忘先烈恩。通過本次清明主題活動的開展,長樂學子紛紛表示,要銘記歷史,弘揚民族精神,聽黨話、跟黨走,做不負前輩先烈和時代期盼的
新時代好少年,為祖國美好的明天貢獻力量!
(長樂區委文明辦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