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究個人衛生不應該只是做做表面功夫,文明用餐應該融入到我們的日常,深入我們的思想。無論是外出用餐還是在家吃飯,文明用餐不僅是保護他人,更是維護我們自己。
文明用餐,第一要杜絕鋪張浪費。據相關報道,中國每年在餐桌上浪費掉的糧食價值多達2000億元,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在每天倒掉的垃圾里,除了魚、肉之類的食物,有時還會發現很多的大米,無論是數據還是實物看起來都讓人觸目驚心。我們在解決了溫飽問題的同時,也要時刻要記得“粒粒皆辛苦”的古訓。
文明用餐,第二要抵制勸酒文化。在酒桌上無論是出于真感情還是看熱鬧,往往都想對方多喝點酒,認為人與人的感情交流是在喝酒時得到升華。同時,根據相關調查顯示,中國每年有11萬人死于飲酒,對于這點國家也制定了相關法律,因過量飲酒出事的,同桌及勸酒行為的人也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我們理解歡聚時刻免不了在餐桌上與酒相見,可是每個人的酒量都不一樣,我們必須遏制住勸酒這股不良風氣,營造“小酌怡情,大酒傷身”的輿論氛圍,“感情深,一口悶”未必是見證真情,還可能是催命符。
文明用餐,第三要堅持公筷公勺。“用公勺公筷說明你嫌棄我”,即使在貼滿文明用餐宣傳標語的今天,依然還是有部分人對公筷公勺的使用產生誤解,殊不知多少傳染性疾病都是這樣病從口入的,比如容易引發胃炎和胃潰瘍的幽門螺旋桿菌,若是同餐的人口腔或消化道有破損,甚至還會增加梅毒、艾滋病、乙肝等感染風險。當然大部分人也并非故意無視,在用餐過程中沒注意將公筷當作私筷用也是常事,畢竟傳統用餐習慣也并非能馬上改變,這就需要我們將文明用餐的概念潛移默化的深入到我們的生活習慣中。
時代在不斷創新,我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在注重提升自己生活品味的同時也要注意提升文明用餐的行為,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文明用餐是用行動保護自己,同時也為國家經濟、衛生、健康作出貢獻。(閩侯縣委文明辦 閩侯縣人社局陳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