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區委文明辦工作人員深入各鎮(街)、村(居)開展移風易俗、文明祭掃工作督查。(同安區委文明辦 供圖)
文明風4月6日訊(通訊員 盧漳華 張榮森 藍南泰)移風易俗過清明,文明祭掃樹新風。疫情常態化防控下的清明節,如何在滿足市民追思故人情感需要的同時,筑牢安全與健康的防線?
同安區委文明辦開展線上線下多形式的宣傳、督查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提倡文明祭掃,弘揚社會新風尚,引導居民共度文明、理性、綠色、安全的清明節。
線上線下齊發力
云端緬懷重在心
“沒有煙霧繚繞,我們讓清風寄去思念。無需香燭供品,我們用鮮花代替火花。不見垃圾遍野,我們把綠色歸還田野。交通不再阻塞,我們在‘云端’懷想逝者……”同安區委文明辦制作的《清明新風》視頻及文明祭掃倡議書,經各大公眾號及微信群推送后,在民眾中引起強大共鳴,民眾通過鮮花祭祀、網上祭祀等方式表達哀思,文明低碳的清明祭掃在同安漸成新風尚。
“為了響應疫情防控要求,我們選擇了網絡祭掃、‘云端’緬懷,改變的是形式,不變的是真情?!笔忻裥£愓f。暫停清明祭掃,只是疫情防控需要,并不是阻止我們追思故人。形式雖然變了,但真誠不變。緬懷故人,重在心。
今年清明,同安大街小巷、社區鄉村幾乎看不見在路邊、小區內焚香燒紙的現象了,過去煙霧繚繞的景象不再。
移風易俗,文明祭掃,就是要將祭掃活動與傳承清明節優秀傳統文化銜接起來,完成血脈與思念的交融。同安區委文明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希望在這個特殊的節點,民眾可以自覺踐行新時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采取利用線上祈福、寄語、獻花等文明方式寄托對已故親人的哀思。
云祭掃,既是落實廈門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第5號通告暫停清明祭掃活動要求,也是踐行文明新風、營造文明祭祀新風尚的體現。為此,同安區委文明辦在各大線上平臺推送《清明新風》視頻及文明祭掃倡議書,通過移動公司發送文明祭掃短信60萬條,并持續深入各鎮(街)、村(居)開展移風易俗、文明祭掃工作督查共14次。
強化審核督查
助推移風易俗走深走實
文明祭掃只是同安推進移風易俗的一個縮影。不打招呼、不走過場,不斷壓實移風易俗工作責任,讓民俗回歸簡樸本色,讓新時代文明之風真正浸入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以前操辦婚喪喜慶,主人不但得設宴,還得給賓客分送紅包,操辦規模和紅包金額水漲船高,比闊炫富?,F在的婚禮去繁從簡,為疫情防控“讓路”。
“婚禮準備了很久,媳婦也很憧憬,一下子取消確實有些遺憾,但特殊情況特殊對待,不能添亂?!笔忻癫滔壬f。
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貫徹市應對疫情指揮部辦公室相關文件精神,嚴格控制人員聚集,同安區除了加強源頭管控外,還從強化申報、強化審核、強化督查等方面落實移風易俗工作。
同安區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嚴格落實應報盡報制度并強化主管單位的審核,做到誰審批誰負責,要求單位(村、居)及個人要切實利用“同安文明衛士”移風易俗App,做好申報。
據統計,同安區通過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宣傳活動,截至目前,全區累計簡辦白事439場、緩辦喜事527場、停辦各類民俗日活動65場,累計為群眾節省開支約1億元。